趙與芮笑笑,問“為何要遷往燕京。”
“這。”賈似道心想,總不能說那邊風水好
他猶豫了下,咬牙道“燕京距離草原較近,陛下要對草原用兵,調拔方便,更示決心”
他結結巴巴說了幾句,趙與芮便道“這是讓天子守國門”
賈似道先嚇了一跳,然后發現趙與芮沒有發怒和生氣的模樣,立刻狂喜道“對對對,陛下圣明,這叫天子守國門,壯哉我大宋。”
趙與芮沒再說什么,笑瞇瞇看了看他,不一會,趙與芮說自己有事先走,讓他和皇子趙祺聊聊。
趙與芮前腳剛走,賈似道就跳起來,一把牽住趙祺的手,語重心長的和他說,祺兒啊,以后無論什么情況下,你都得支持你父皇遷都之事,而且一定要支持遷都燕京。
不料趙祺一臉奇怪“為何要遷都”
“”賈似道。
“父皇向來節儉。”趙祺又道“經常教導我們,把錢要用到刀刃上。”
“如今臨安繁華似錦,各種設設施齊全,一旦遷都,耗費巨大,勞民傷財,朝廷和百姓都得受苦。”
趙祺說的好像有道理,但賈似道是目瞪口呆,你不能這么說啊,你管遷都要耗多少錢,你得迎合著你父皇。
他也不好明說,只是好聲勸趙祺盡量要向父皇學習,跟著父皇的腳步走。
趙祺聽沒聽懂不知道,反正好像很反對遷都。
第二天上朝,賈似道也混在人群中。
皇帝和以前一樣,先坐在上面觀看著,下面的大部份事都由內閣先處理。
大宋朝會上處理的都是小事,大事都由皇帝和內閣決定。
上朝的很多官員都是象征意義,所以也很少出現大伙爭執,討論,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吵半天的事。
內閣大臣們處理完一些小事后,突然有人出例,向皇帝跪下。
眾人定睛看去,正是戶部官員蔡模。
這家伙以前也是研究風水的,和提舉太史局賴文俊關系不錯。
蔡模站出來說了一堆話,大概的意思是,朝廷收回北方,是不是應該遷都。
還請皇帝下旨,準備遷都事宜。
蔡模說出來后,四周一片嘩然,有人當場就罵,你以遷都容易,那要多少耗費
賈似道想了想,趕緊也出例,說遷都有遷都的好,臨安現在算大后方了,朝廷奪回北方,還占據漠北這么大地盤,現在從漠北傳信回來要好久,不利于以后統治漠北。
他沒說遷往哪,但有心人聽他這么說,就知道是想遷往燕京,或山西,陜西一帶。
而且肯定不是開封。
現場立刻就吵了起來,好久沒吵的朝會又變的一片混亂,大家紛紛想說服對面。
趙與芮靜靜坐在上面聽著,雖然覺得吵,但還是很有意思。
才聽了一會,就發現下面分好幾批。
大部份似乎贊成遷都,少部份不贊成,而遷都的人里,又分好幾批。
希望回開封的最多,還有想去陜西西安的,說是有潼關之利,有關中四大門戶守護,也有想說燕京的,去燕京的基本都說風水好。
更甚者還有想去太原的,說既靠近漠北,又近開封,沒燕京那么偏寒。
這會在古人眼里,燕京還是比較偏寒的。
現場吵鬧了一番,首輔魏了翁一聲大喝,終于制止。
魏了翁接著道,你們有什么想法,可以下朝后上書內閣,我們內閣和陛下自會處制,今天就別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