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伱家中有官員在江南省,那你可以到浙江經商,河北的可以到福建經商。
只要跨省就行。
至于有人會說,那我張三的親屬到李四省去經商,李四親屬到張三省去經商,相互幫忙不就行了你可以這么干,只要不怕誰先下手為強就行。
由于此時天津府劃歸朝廷的河北省,所以除了河北本地的官員,其他地方也有官員派人來找商機做生意。
史宇之還等到了陜西制置副使史嵩之的家仆史天保。
史天保是代表史嵩之來的,并且和史宇之約好,兩人在此相見。
史嵩之在趙與芮寶慶年初做到襄陽通判,后來在太學生鬧事中果斷站在趙與芮這邊,事后沒有受到追究。
但后面幾年升遷也比較慢,幾年升知府,又數年才升陜西制置副使。
這人能力有點,但不算出眾,關鍵是史彌遠的侄子,所以趙與芮能用到現在,也算不錯。
史天保看到史宇之后也上前拜見,也說自己是奉家主之命,來和史宇之合作,看看有什么生意可做,一切聽憑史宇之的。
史宇之之前去見過史嵩之,兩人商定了合作事宜,史嵩之專心當官,史宇之在外面賺錢。
史宇之沒什么本錢,史嵩之也是看在當年史彌遠照顧他的面子上,故意照顧史宇之,畢竟當年史彌遠非常照顧史嵩之,把史嵩之也當兒子一樣。
今天現場來了五六十個富人地主,主要還是集中在河南,山東,江南等省,更遠的省來的比較少,畢竟這是朝廷的一個新試點,有些人知道消息時,這邊招標可能已經結束了。
史嵩之因為是官員,所以知道消息比較早,才能派人從陜西過來。
招標現場比較簡陋,實在是當地衙門都沒建好。
知府鄭天昌親自上陣,先簡單說了幾句開場白,大意是朝廷為了省事,決定讓大伙一起發財,把一些重要工程給百姓承包,但質量一定要保證。
具體的要求規定,又指定了一名天津工曹來細說。
鄭天昌說完后,一個六品官員站出來,拿著一張大大的字報開始讀了起來,讀完后還會張貼在現場。
眾人俱凝神細聽。
史宇之發現這官員面前的桌子上放了好多大字報,后來才知道,一張代表一個工程。
第一張讀的就是大沽口碼頭工程。
朝廷已經興建了大沽口基礎工程,大概在明年二月完工。
后面由民間接著承辦,要求港口擴寬到多少丈寬,近岸多少深,可以停多少船,同時有多少船可以卸貨。
港口碼頭別建兩排,約百幢各種房屋商鋪,大概位置和地圖都有,這些房屋八成歸屬天津府衙,兩成歸承包的建筑商建筑商將來賣也行,租也行。
另有配套三條馬路,包括馬路標準和長度,地圖。
總工程量按朝廷工部估算,若有五千民夫加上上百工匠們,每天干十小時左右,大概要干四百天。
朝廷開價四十萬貫,工期要求五百天內,各商人只能出價一次,價低者得。
說完之后,官員把那大字報貼了起來,大伙一涌而上,史宇之對這個工程沒興趣,但也湊上去看了看。
大字報下面還有現場圖,包括港口要做多大,房屋商鋪布置,有幾層的商鋪,馬路多長和方向,全部都有規劃。
現場很多商人都立刻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