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天保表態,雙方的合作一切聽史宇之的。
畢竟史宇之有史彌遠兒子的身份,大宋現在是趙與芮說了算,但史彌遠權側天下時,還是有不少曾經的心腹手下在位的。
比如內閣里的鄭清之,還有余天賜等。
“咱們一邊接,一邊拉”
兩人相視一笑,都覺得有點意思。
當天現場拍了好多工程,最引人注目的工程是天津府附近水師和步騎大營建設。
水師大營要求一千五百幢房子,步騎大營要求三千幢房子,占地面積各有規定,還有很多配套建筑設施,特別是一些重大的倉庫等。
史宇之評估水師駐軍在三千左右,步騎在六千左右。
營房當然不是一間只住兩個人,還包括很多其他物資和雜物房,倉庫等。
這是軍事建筑首批向民間開放,要求比較高。
兩個大營分成兩部,分別給出價最低的兩個人建,誰建的好,將來優先會獲得下一個朝廷工程。
因為天津府城建設還早,所以工期放的寬,總工期兩年。
現場一頓出價,非常之卷。
最后兩個出價分別是十六萬貫,和十七萬五千貫獲得。
史宇之和史天保相互看了下,一臉不敢相信。
這真的太卷,利潤也不是很高。
史天保認為最少得找一千人來干活。
以一千人計,正常一年工錢算一萬二,現在要往高的算,就算一萬五千貫,兩年三萬貫。
工錢還是小數,材料成本才是大頭。
幾千幢基本房屋僅原材料得值十萬貫以上。
加上軍營其他配套設施,倉庫,道路,環境改造,還有進購材料的運輸費用和其他開支,起碼也要五六萬貫。
這樣算算成本價在接近二十萬貫左右。
出價這兩人不怕虧本嗎
這不是史宇之和史天保考慮的事。
對方可以減少人力,加快工期,獲得獎勵等各種方式來獲得贏利。
但按史天保和史宇之來看,這兩工程賺的不會太多。
后來史宇之和史天保還專門派人來了解下,結果發現這兩人給勞力的伙食比較差,各方面都省錢,還引起了勞力們的怨忿,工場上又鬧事,最后被朝廷好好制裁了一番。
趙與芮像是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大宋朝第一次工程招標算是比較成功,也為大宋富商們帶去了新的商機。
有些工程利潤不會很高,但能和官方搭上關系,得到更多的機會。
史宇之和史天保最后共同拿了一個工程,這工程不好干,競爭的人少,利潤也難說。
即新天津城東外城墻中二段,加潞河部份改造。
天津城的城墻有部份是朝廷安排人干的,也有部份分包出來,主要也是想看看,是朝廷做的好,還是分包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