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臺轉身“要是宋軍不來呢”
萬一宋軍不來西征,那就這么算了
這不等于大蒙古地盤全被占了,他們被逼遷到伊希母河。
“趙與芮一定會來。”邊上的耶律楚材這時沉聲道“以老臣對他的了解,此人必然會西征。”
耶律楚材也不想主動出擊,他心里認同速不臺的想法。
窩闊臺和察合臺是急于報仇,想回軍收拾宋軍,但這不是明智的選擇。
攻城不是蒙古所長,只有等宋軍來攻,野戰決戰,以逸待勞,方是上策。
而且宋軍千里來攻,肯定對蒙軍只有好處。
大蒙古的這些宗王們經過數天討論,最后還是認同了速不臺的建議。
速不臺雖然是老將,但經驗豐富,攻無不克,拔都西征最危險的一仗,也是在速不臺的支持下翻盤打贏的,所以拔都也信任速不臺。
窩闊臺強忍著報仇的心,同意了速不臺休養生息,練兵備戰的戰略。
他還專門為拔都帶來了河北的火炮工匠,蒙軍將打造洪武大炮和投石機,還有防御火槍的盾車等,整備兵馬和工事,等宋軍西征時,與野戰和宋軍決戰報仇。
進入元貞九年后,趙與芮也很快得到消息,蒙古舉族遷移,從阿泰山附近先退到新西柏利亞,接著又退往更深的地方。
從地圖上,趙與芮也能大概判斷在后世哈薩克附近,因為羅斯公國和漠北中間就隔著一個哈薩克。
那邊現在沒什么重要城鎮和人口,這意味著蒙古人回歸了以前的游牧狀態。
趙與芮可不認為蒙古人會安居樂業,從此和宋朝兩國友好,他肯定蒙軍在積蓄力量,隨時報仇大宋。
但趙與芮也沒有急著西征。
原本他就是打算在謙州和哈剌合林集重兵,等蒙軍來攻的,沒想到蒙軍不上當,在速不臺的勸說下居然不來了。
現在雙方都是在等對方去攻。
雙方主力距離近四千里,無論誰去進攻,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窩闊臺急嗎他肯定急,他大汗的威嚴現在都無了。
趙與芮急嗎肯定不急。
所以趙與芮根本不慌,一面鞏固漠北的防守,一面調駐兵馬,淡定的準備漠北兵事。
元貞九年三月,朝廷下旨成立泰北省,大興省。
泰北省的東部從后世烏藍巴托附近的克魯倫河西岸開始,西部到圖娃共和國謙州以西靠近阿爾泰山脈附近,北部到貝加爾湖全部,整個地盤相當之大,但屬于地廣人稀。
這邊以前全是蒙古地盤,重要的城鎮就是哈剌合林和謙州,趙與芮又下旨復建鎮州,招州。
鎮州和招州以前都是遼國時設立的,一個在烏藍巴托附近,與哈剌合林相近,一個在鄂爾渾河上游東岸附近。
這兩州后來在遼國滅亡后,都廢掉了,但依然有地基在。
這兩州建立之后,與哈剌合林成三角形,能駐更多的兵馬,屯更多的糧草,宋軍在漠北的統治就可以得到加強。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