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在炮管和口徑比上下功夫,一步到位。”
接著趙與芮跟隨許厲看了新式的帶膛線的后裝燧發槍。
所以趙與芮打算等后世子彈出來后,直接上霍爾1841,后裝擊針,有效射程能到8001300步,每分鐘能打到8到9發,打的快能,能打到10發。
二戰時,加農炮炮身長為495倍口徑,初速達到925米,射程達到六十里即30000米。
新式線膛炮趙與芮打算造幾十門上百門,主要用到波斯灣和對蒙古的戰役中,但新式后裝燧發槍就造了幾把,因為趙與芮打算一步到位,從點火式,改成擊針式。
趙與芮這次進入的地方有重兵把守,很多官員也不準進入,趙與芮只帶了幾個重要官員進去。
這在后世打一仗就沒了,也就一兩天的功夫,甚至一天。
“最難解決的是機器,這玩意不能像炮彈一樣靠手工,那得多少工人去干”
最早科技司是由唐正和艾西爾各帶一批人各干各的,唐正主要研究蒸汽機,艾西爾弄化合物。
趙與芮點點頭,心想,蒸汽機也不是用在這方面的,最終得用電力取代。
當然,這個距離,命中率還是個問題,按打靶來看,命中率高還得控制在一百五十步內。
大宋現在也要向加農炮設計,提升炮管長度。
后來成立科技司,這批專家合到一塊,專門研究機器機床各種化合物,包括合金鋼的配比等,科技司內部也分了好多分局,現在有專業人員數百人。
許厲接著說,這新炮彈和后裝擊發的問題解決后,火炮也可以按陛下的要求再進行改動,在口徑和炮管的變更下,打上十幾二十幾里,甚至幾十里都不會是問題。
趙與芮親手試了幾槍,后裝燧發槍有線膛后,射程已經超過三百步,有效射程能達到一百八十步和兩百步之間。
“這叫火車軌道,車軌。”唐正解釋道。
眾人看到這里的地面經過修整,鋪了兩條像金屬制的軌道,和梯子平放在地面似的。
這把后裝燧發槍采用的還是燧發槍點火方式,類似十九世紀山姆大量裝備的1819式步槍。
很快唐正和艾西爾等人來迎接皇帝陛下,先帶他到一個空曠地。
眾人一臉恍然大悟,好像明白的樣子,其實還是不明白。
當然,現在趙與芮感覺十萬發能打好幾年了,不能像后世那么狂轟濫炸,能省就得省。
當然,之前一直沒提升,是因為膛線剛研究出來,而炮越長,膛線越難弄,這也是后面研究的主要方向。
趙與芮提出,炮管和口徑比要拉開,一戰時,加農炮炮身長為3045倍口徑,初速為477785米,射程達到780022800米。
“裝的是雙汽缸蒸汽機。”
“鍋爐內裝有一個平放的汽缸。機車有兩對動輪,由齒輪傳動,軸列式為020。機車裝有一個大飛輪,借助于它的旋轉慣性動力,保持汽缸活塞的往復運動。”
這車廂只能呆兩個人,空間太小,都被蒸汽機占據了,這和原歷史第一臺蒸汽火車是差遠了,但趙與芮這會也沒打算做火車,就是個試驗品。
眾人在邊上看著,一會功夫,卡察卡察,隨著巨大的聲響,車廂開始往前移動。
大伙看的嘖嘖稱奇,這是第一次看到沒有馬拖的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