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都要向宋人交錢推薦明鏡新書求支持
一千多年前,古希臘人就用銅齒輪和刻盤來造計時器了,大宋現在不比那時強無數倍
而在原有的歷史上,僅過了幾十年,到1283年,英格藍的修道院就出現了史上首座以砝碼帶動的機械鐘。
沒幾年,意大梨北部的教士們開始建立鐘塔或稱鐘樓,其目的是提醒人禱告的時間。
1350年,意大梨的丹蒂制造出第一臺結構簡單的機械打點塔鐘,日差為1530分鐘,指示機構只有時針。
而在這時的大宋,無論是水運儀象臺,還是日晷,都能完整準確的顯示一天二十四小時并且幾乎沒有誤差,同樣能指到每一個小時。
大宋的科技,肯定是遠遠領先同時期歐洲。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擒縱機構。
北宋元祜三年1088蘇頌和韓公廉等制造水運儀象臺,已運用了擒縱機構,而趙與芮面前這臺南宋造的水運儀象臺,擒縱機構更加先進和完善。
“而且蒙古那邊,已經懷疑咱們要對波斯動兵,到時這邊一動兵,蒙古就會以為我們只是想打三佛齊。”
足足大半年時間,到元貞十二年二月,花一年時間后,孟珙的兩萬人馬也先到了婆羅省。
趙與芮是不能學忽必烈的,你要帶一年糧食,得用多少艘來裝糧
“按陛下的旨意,咱們準備好后勤后,先往西,從新加波登陸,打三佛齊先,他們的主力在蘇門答臘,我們先不管蘇門答臘,從新加波往北,拿下馬六甲海峽”
這個王朝還是比較厲害的,傳到第四代時,分成兩個王,東部建立了滿者伯夷國,在十四世紀初國力達到巔峰,1292,元朝剛立沒多久,傳使來招安,結果當時的國王克塔納伽拉不但拒絕,還羞辱了元使。
而且他們是從福建泉州渡海來的,以元軍那時的技術,從泉州到爪哇,全程七千多里,元軍的船中間還沒有停靠點,就算最快全順風,也得走一個多月。
“再等兩個月左右,五月季風順路,天氣熱,對面甲薄,咱們燧發槍打的更痛。”
港口是建好了,補給和后勤還需要繼續完善。
忽必烈一千艘戰艦里,估計得有一大半要裝糧。
聽起來不多,其實也不少了。
還有部份是原渤泥國的百姓,被宋軍征用,大概有五六千人在這里干活。
后面馬上有人拿上筆和紙墨。
水運儀象臺里面有個球在轉嗎,轉一圈正好是二十四小時。
并且為了防止宋軍,和歷史上一樣,把首都從海邊的巨海,往里遷到占碑。
“先在海上把他們船全打沉,然后步騎上岸清剿。”
“百姓們在外面做事情,也能約定準確的時間。”
“先確定分,再精準到秒。”
這時島上有叫肯阿洛的人出現,其出生貧苦平民家庭,曾是全國最有名的強盜,后來他做了杜馬班地區封建領主的貼身仆人。他殺其主人,娶其主人的漂亮妻子,成為了新的杜馬班封建主,以此為基礎,起兵建立了信訶沙里王朝。
實際的指揮權在新馬都指揮孟瑛手上。
這會這邊最強大的王國是三佛齊,統治的區域有馬六甲一帶,和對面的蘇門答臘群島,首都原本是巨港,后遷到占碑,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也是依靠過境貿易,重點賣出他們的香料和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