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值得為宋軍拼命嗎
婆羅省自己有養牛羊,魚肉資源豐富,所以當地宋軍伙食相當好,最開始請了歐洲的面包師傅幫做面包,后來宋軍也學會了,在軍中也推廣。
這種中世紀的黑面包,雖然不好吃,但易保存,方便攜帶和運輸,現在是訓練軍的主食之一。
每當坐到餐桌的時候,宋壯就忘了宋軍的種種不好,因為說句實在話,他們現在的伙食,就是以前的渤泥貴族們,也不是天天都能這么吃。
眾人訓練了一天,狼吞虎咽一番席卷,最后餐桌上還有兩根長長的黑面包沒有吃飯,還留下點果醬。
宋壯也不客氣,伸手拿過其中一根,另一根則遞給伍長宋英“宋英你要不要”
宋英打了個飽嗝,想到宋壯家里以前還是挺窮的,家中人口又多“我不要,你拿了吧,兄弟沒意見吧。”
一桌子人都沒出聲,有意見也不敢提,而且宋壯家里人口多,壓力也大。
宋壯大喜,拿過兩根黑面包帶著果醬出門了。
“準時回來。”宋英轉頭叫了聲。
晚上八點左右他們得回家,還得學會漢語。
“今年收成怎么樣”宋壯問大哥。
“還好,今年種了三十畝稻,如果不出意外,一畝兩石應該沒問題。”宋忠說話時,他們的父母也陸續背著胡椒回家了,十月份正是胡椒收獲的季節,再過一兩個月就是收水稻的季節,今天風調雨順,有宋軍的幫助,大伙都應該是豐收年。
這玩意也是保存期長,可加工成餅類,易保存易運輸,同樣目前宋軍軍糧的組成一部份。
兩個哥哥到現在還沒娶老婆,他因為當兵之后,拿到一筆入伍費,加上軍裝看起來很帥氣,這才成了親。
家中無人時,他們盡量還是用渤泥話,但都小心翼翼,宋壯有時盡量說漢語,也引導教他們說漢語,生怕被人舉報。
“宋人很重視水利,到處建了水車和水渠,還教我們防蟲除草,水稻產量還會升。”阿爸用渤泥話說著,他一點漢語也不會,也不敢出去,怕遇到宋軍,在外面,他從來只裝啞巴,不敢說話。
不過家中還分了五十畝田,和一百多畝山林,每天也忙的要死。
當然,這邊森林較多,木層也隨便蓋,他們向宋軍申請后,這些天父親帶著哥哥弟弟正在建新屋。
他們主要種水稻和胡椒,如果有山林靠海近,會得木瓜或椰子。
宋壯應了聲,帶著東西跑回家。
現在他們弄出來后,就可以直接賣給宋軍,換銅錢,銀幣和物資都可以。
“慢點慢點。”宋壯滋愛的看著弟弟妹妹,他吃了幾次,就感覺這黑面包不好吃,歐洲后來都是給窮人的吃的,但眼下在這邊,卻還是美味。
他們還會弄一種叫西米的東西,西米是由當地特有棕櫚樹類的樹干、樹身莖加工,通過處理,浸泡,沉淀,烘干制成的可食用淀粉,最為傳統的是從西谷椰樹又名莎谷、沙谷的木髓部提取的淀粉,經過手工加工制成。
“這么多,那豈不是有六十石”宋壯聽的眼睛大亮,一臉不可思議。
家中四個主要勞力,要干很多事,種植,收集,販賣。
他家有幾幢木屋建城,家中有父母,有哥哥弟弟妹妹,還有個妻子,妻子還懷了孩子,全家十口人,住三間屋。
這在宋軍來之前,想都不敢相,當時他們都沒有田,田全在地主手上,他們租著田,每年還要付租金,最后弄點口糧吃吃,有時侯連口糧都得欠著。
宋壯家里就是正常勞動力太少,不夠用,人雖然多,但弟弟妹妹都小,妻子又懷了寶寶,他要當兵訓練,每天家里能干的就是他父母和兩個哥哥。
宋壯把黑面包帶回去,幾個弟弟妹妹頓時高興的一涌而上,拿起果醬開始吃了起來。
以前這些東西在當地都不值錢,當地普通幫奴隸主們弄,換點口糧吃吃。
大哥宋忠很快過來,他改了漢名,但漢字不怎么會說,也沒怎么上課,所以征后沒征到他。
“怎么防蟲”宋壯還是第一次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