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草,又叫牛筋草。”
牛筋草主要在溫帶和熱帶地區,南洋這邊包括婆羅,馬半都有,用這草煎水久服、大量服用,主治清熱,利濕。可以治時疫,傷暑,發熱,小兒急驚,黃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腦。
在中原時,自古相傳有防疫、抗瘟病時毒奇效。自魏晉以來民間及中醫久傳不衰,因其平常而被稱為千人踏,少年用其為逗蛐蛐草,國內稱蛐蛐草。
宋軍還是從占城那邊學到的,把蛐蛐草搗爛成泥,噴灑在水稻田中,就有能效防蟲,這也是最早的防蟲劑,在當時效果相當不錯。
還想更好的效果,他們的胡椒也以用,需要大量的胡椒,辛椒煮水后,再噴到稻葉上,也有防蟲,不過這會胡椒等很貴,成本太高,宋軍當然不會這么用。
推廣種植牛筋草是最便宜最好的辦法。
因牛筋草主要是在溫帶和熱帶地區生產,趙與芮看到這邊的成功后,下步將移植到大員,濟州,然后推廣到全國,為水稻和麥子防蟲,提升產量。
宋壯這時立刻盤算起來。
今年秋糧能有六十石,按宋軍的稅率,五成,要交上三十石,但因為他們家中有人當兵,可以減免一成,只要交四成,即可以留下三十四石。
聽起來稅比較重,要五成,但宋軍分給他們的田是永久的,除了不能賣,他們家中有人就可以一直傳承下去,所以這稅并不高,原本就是憑空得到五十畝田,所以百姓們也愿意交這個稅。
家中十口人,一年吃三十石就算吃的比較好的,還能余四石左右。
婆羅這邊是雙季稻,早季稻產量略低,約一石五斗,三十畝為四十五石,扣掉四成稅,還能留二十七石,全年能余三十石。
“胡椒能收多少”宋壯又問。
胡椒種了后三至四年才能收,但可以收二十年。
他們的胡椒已經收成了第二年,共二十畝胡椒,畝產在兩百多斤,比對后世是差遠了。
這胡椒現在很貴,前面說過,胡椒在這邊是一貫一百斤,賣到臨安是一斤六錢銀六百文,一百斤是六十兩。翻了六十倍。
這是大宋和三佛齊皇朝和渤泥國做生意時的價格。
現在這邊百姓的田是的宋軍送的,所以他們種出來的胡椒后,每畝按人口,人均保留十斤。
像宋壯家里,二十畝胡椒,產量兩千多斤,家中九口人,可以自留九十斤,宋軍一般直接給他們一百斤。
其余兩千斤左右,宋軍以每貫一百斤,市場價收購,他們就可以得到二十多貫,或二十多個銀幣,但還得交四成稅,這樣最終拿到手是十二個銀幣。
另在他們還有一百多畝山林,山樹也有各種產出,還能到海邊打漁。
宋壯家今天算了算,今年是個豐收年,余糧能到三十石,其他物資賣后,折銀收入,能達二十五個銀幣以上。
這幾乎是他們全家十年都賺不到的錢。
僅僅因為宋軍來了,給他們分田分山,教他們種植農活而得到的。
即便宋軍抽稅四成五成,只要沒有天災人禍,他們每家都能很好的生存下去。
當然,聽起來收入挺高,全家九口人除了吃外,還得買其他東西,宋人的絲絹,白糖,精鹽,茶葉,美酒,都是錢啊。
所以宋壯再算算,一年賺的錢再花下去,最后也存不了多少。
但整個生活質量比以前是高多了。
宋壯父親最后道“山上一些棕櫚樹我想和你兩個哥哥砍掉一批,不過要向宋人申請有。”
“然后種龍腦香。”龍腦香是一種大喬木,高達四十到七十米,做用非常大。
渤泥國時,主要用他的樹脂出產的油做香料,即龍腦香,和各國交易,賺了大量的錢。
但他的樹體本身可以做膠合板,一棵樹高達四十到七十米,僅樹體的本身也值很多錢。
龍腦香不比胡椒便宜,加上樹木本身價格,宋壯父親還是想為家里多種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