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把南亞中亞連成一氣
八月下旬,歷經辛苦的來回折騰,忽必烈終于又回到拉伊城北,厄爾布爾士山脈南部地區。
一路回來,他陸續收攏一些掉隊的人和馬,回到原來的地方時,手上又有了四千人,兩千多匹馬。
這原本讓他突圍也有了信心,但等到半山腰再次看到山下時,頓時倒吸口冷氣,心都涼了。
山下根本沒有蒙軍,全是宋軍。
宋軍在山下入口處用高大的拒馬層層攔截,一共搞了十幾層,看的忽必烈的蒙軍目瞪口呆。
當初他們從城中沖出來時,塔思的人馬也用了拒馬攔他們,但塔思的人馬只用了三層拒馬,而且拒馬還低矮,且沒有用繩連在一起。
宋軍的拒馬又高大,都有鐵鏈連在一起,每層拒馬后面還挖了陷馬坑,十幾層拒馬后面,又是一道很長很深的坑。
在后面又筑了一道泥石墻,宋軍燧發槍手都在墻后等著,就是防止忽必烈殺回馬槍。
“拉伊城讓給宋軍了”布魯海牙一看就知道塔思要了船廠和里海的控制權,放棄了拉伊城。
他們駐守了一萬蒙軍,擴建城堡,整個城堡一面臨海,三面臨山,上下山只有兩條路,絕對易守難攻,以宋軍這個時代的武器都不好進攻。
另一邊的劉整都和塔思聯軍攻打拉伊城去了,為什么他們到了伊希母河就不動了。
“咱們三萬多大軍,一萬民夫到這里就是為了筑城”李宗旺不明白。
劉整也沒急著繼續西征,原地整訓兵馬,加強對當地的統治,掠奪波斯貴族的錢財,為大宋和趙與芮增加財富。
畢竟擁有船廠和里海后,蒙軍以后隨時可以來攻打拉伊城。
里海邊上全是陡壁山墻,蒙軍城堡倚山而建,比拉伊城難攻多了。
這可是亞洲甚至世界有名的銅礦帶,銅產量巨大,還能露天開采,落在蒙古人手上有點浪費,現在到了宋軍手上可以好好利用。
現在落到趙與芮手上,那肯定要好好利用下的。
后世所有人只知道迪拜土豪,其實土庫曼比迪拜還富,只是他們比較低調,相當保守和封閉,不讓人去旅游而已。
先在銅礦帶邊上筑墻和哨樓,棱堡,主要是為了保護銅礦帶。
最終觀察了幾天后,李亮向孟珙匯報,大宋決定在伊希母河西南方向,與里海的中間,在土庫曼和烏滋別克的交匯處,建大慶城。
與此同時,宋軍不停從三佛齊和婆羅、飛律賓移民過來,讓他們和波斯人混居,再把部份波斯人移民到馬來半島和婆羅,讓當地人口復雜化,消弱各地土著勢力。
伊希母河北邊。
“沖不出去了,降吧。”布魯海牙也干脆,一看宋軍守成這樣,肯定是沖不出去,只好勸忽必烈投降。
但這里的天然氣儲量占世界第四,且容易開采,只要他們愿意,每年能產2400億立方米天然氣和8000萬噸石油,可謂比沙特和阿聯酋還富有。
“貴由不是叫咱們去打拔都嗎”李宗旺這時問父親李亮。
這里還是汗血寶馬的產地,盛產優質的戰馬。
土庫曼在蒙古人眼中也不值錢的,全國八成土地是沙漠,所以他們很干脆的甩給宋軍。
宋軍現在就在貴由大軍后面,宋軍不打貴由,就是對貴由最大的支持。
“但打拔都現在和咱們沒關系啊。”李亮笑道“咱們沒說一定要幫貴由,只要不拖他后腿就行。”
此時按約定,拉伊城以南全歸宋軍,相當于波斯都屬于宋軍了。
現在宋軍和蒙軍說好,以里海為分界線,那土庫曼也是全歸宋軍的。
按劉整和塔思之前的討論約定,拉伊城中的降軍要歸蒙軍。
但劉整之后一口拒絕,因為這批降軍不是拉伊城里的,是忽必烈帶過來的,并表示忽必烈不認同,不愿意。
李亮帶著兒子李宗旺和一隊宋軍正在觀看前面一個個大融爐。
而宋軍想去打里海邊上的船廠和城堡就不容易。
“拉伊城對咱們控制整個波斯比較重要,所以劉整去了。”
這邊就是后世哈薩克的首都附近,蒙軍當初全是蒙古帳篷住在這里,宋軍來后,就打算先筑個小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