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叫15式步槍。”趙與芮把槍遞給兩人,兩人入手后感覺不是很沉,應該不到十斤重。
這是元貞十五年才制造的,目前全大宋也就十把左右。
里面打造了精美的膛線,并且是后裝,類似后世的三八大蓋。
這把槍的零件精度就比之前的燧發槍要求高多了,槍管的線膛弄出來就不容易。
但威力已經超過后世的霍爾m1819步槍。
“15式步槍可以更換單個的零件,所有的零件都能換。”
“重八斤九兩,使用.65口徑子彈。”
“彈匣裝彈五發。”
“有效射程六百步到七百步。”
“每分鐘可打十五發。”
“什么?”兩位將軍聽的差點跳起來。
趙與芮說的是有效射程,其實按有效射程,15式比霍爾m1819步槍還差點。
霍爾m1819步槍有效射程是八百到一千米。
但15式在三百步內威力比霍爾m1819步槍強。
首先他子彈口徑就比霍爾m1819步槍大,射速也比霍爾m1819步槍快,不卡殼的話,每分鐘能打十五到二十發。
但趙與芮現在沒時間淬火等處理,這樣黃銅彈殼容易卡殼。
所以他說每分鐘能打十五發。
當然,大宋的分鐘也是這兩年有了鐘表后出現的。
兩位將軍也知道,大概是多少時間。
15式彈匣只有五發,打完要換彈匣,加上容易卡殼,所以射程平均在每分鐘十五發左右,后面趙與芮肯定要改進,提升射速。
“就這射程,加射速,同等兵力下,騎兵基本沒啥用了啊?”劉整有點不敢相信。
“嘿嘿,先試試再說。”趙與芮帶著兩員大將親自試槍,三人把二十發子彈打光了,中間卡殼三次,卡殼率還是有點高的。
沒辦法,這個時代的機械化能力在這。
趙與芮下一步要打算先制造精密的母床,然后再批量制造相關機床,但這個時間也挺長的,蒸汽動力儼然不夠,他得把真正的電力應用起來,按現在的進度,五到十年差不多夠了。
還好老子是物化生,趙與芮心中暗暗想著,當年要是選了文科,恐怕有生之年也沒什么希望看到電力了。
打完槍后,趙與芮就把孟珙和劉整先打發了,因為最后面的東西也沒多少進展,不算成功,不好炫耀。
元貞十五年的大宋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進步。
蒸汽機的動力更進一步,可以用機械加手工打造子彈,早期的發電機已經有了成品,距離無線電也越來越近,還有了水泥。
這些成就相比后世算不了什么,但為后面改進提供了基礎和動力。
等孟珙和劉整等離開京師后,趙與芮已經規劃,先造哪幾種母床。
現在他很多地方要用到機械,水泥制造也要用,槍械,兵器都要,船車的部件零件也在進化成金屬,趙與芮思來想去,打算先從簡單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