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姓讓人恐懼,我剛才都差點控制不住自己的聲音。”
見周圍的農夫、牧民們一臉不解,他進一步解釋道:
“接觸過水手、海商的人都知道,五海之上有這樣一句話流傳:
“寧愿遭遇那些海盜將軍乃至王者,也不要,明白事理,讓他知道有些人類就和蟲子一樣,雖然不會咬人,但一定要把他們踩死。
不一會兒,他們來到李先生家。
同學們也都先后到了。
李先生四十多年,據說早年也跟著宋軍打過仗,主要是幫宋軍翻譯,因為他精通漢語。
不過可惜,他在高麗沒當到官。
高麗在光宗時期,進行過科舉,主要為了抑制豪族門閥的勢力,當時文臣勢力開始崛起,很快引起武臣的不滿,進行引發了兵變和動亂,等武臣上臺后,科舉制試也受到壓制。
像現在武臣崔怡掌權,根本沒有什么科舉,基本都是他說了算,除了世襲就是隨意的任命。
而且高麗的科舉入取人數也極少,從光宗到武臣專權之前的兩百多年間(958——1170),約每19個月,錄取20人,平均下來,約等于一個月錄取一個。
這樣的科舉和同期的唐宋是沒法比的,所以像普通出身的讀書人,比如李先生,樸英勛這種,基本不可能通過科舉入仕。
而在1170年后,武臣強勢上臺,全力打壓文臣,崔怡祖孫數代世襲罔替,控制著這個國家,讓自己的親信們也世襲勛爵,坐享高位,大伙一起管理這個王朝,分享著高麗的財富和權力。
科舉制度早就蕩然無存。
“坐,都坐吧。”李先生看到學生們到了,笑瞇瞇的示意大伙坐下。
學生們相互聊了幾句,紛紛坐下。
樸英勛坐在最前面,一臉期盼。
相比于學習,他最喜歡李先生講的歷史,或談古,或論今,尤其是高麗國內現在的情況和大宋發生的事情,是他和小伙伴們最喜歡聽的。
“最今高麗發生了大事,或影響國內很多人。”李先生剛坐下來,就侃侃而談,第一句引的小伙伴們的興奮上來了。
李先生說的正是高麗權臣崔怡的家事。
“崔怡早年的兩位夫人,都沒給他生下兒子,只有妾室瑞蓮房,生了萬宗,萬全兩名庶子。”
這崔怡也是個奇葩,居然不想立兒子為接班人,打算栽培女婿金若先,因此,他把兩個兒子流放,讓他們去做和尚。
小伙伴們正津津有味的聽著,李先生道:“所以你們都明白了,在我高麗朝,高官們都是世襲的,中低層官員,要么靠關系,要么用錢買來的。”
“特別這高層,一旦換人,必然是腥風血雨。”
崔怡父親崔忠獻是前一代權臣,他還有個弟弟叫崔珦。
崔忠獻死之前,崔珦的支持者準備兵變,派人假傳口諭,讓崔怡去看望父親,然后伏兵在半路想殺崔怡。
不料有人告密,讓崔怡先下手為強。
李先生開頭提醒小伙伴們兩件事,一,高麗官叫都是世襲,二,高層換人,肯定腥風血雨,兄弟手足也不例外。
小伙伴們聽到這里,都是一臉若有所思的表情。
在場很多人有兄弟,樸英勛也有弟弟,他和弟弟關系極好,顯然想像不到,為什么要手足相殘。
但李先生也說了,等伱們到了這個位置,你們可能也會如此。
大伙紛紛表示不會,有人說自己和弟弟或哥哥關系極好。
李先生哈哈一笑,不再說這個話題。
李先生這時又說道,原本崔怡是想讓女婿金若先當接班人的。
但金若先這人太蠢,和自己的夫人,即崔怡女兒關系鬧的不好,結果還戴了綠帽。
李先生這時道:“金若先不會處理和夫人的關系,即然被當成接班人,當哄好夫人,放低身段,安心等到接班,上位之后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金若先只知道花天酒地,與妻子不和,妻子忿而和府中一個奴隸私通了。
為怕金若先發現,金若先妻子和奴隸先下手為強,密告金若先要造反奪位。
崔怡則毫不猶豫,把這接班人女婿給殺了。
“女婿死后,崔怡沒辦法,先考慮外孫,即金若兒的兒子金敉,然后又考慮兩個兒子為接班人。”
他專門把兩個兒子召回身邊,然后從中選了次子萬全,并改名為崔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