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還有幾位制置使和各省府知府及重要府的知府。
另有婆羅省銀行行長賈似道。
朝廷在這三個省只設了一個銀行,加上賈似道是趙祺舅舅,所以也被叫來參加會議。
其實這是賈似道自己強烈要求的,趙祺不好拒絕舅舅,也只好答應。
當然,按大宋現在的品階來說,賈似道比知府還是重要些,知府們能參與,他肯定能參與。
加上三省文武官員的軍餉,薪俸,現在也都和銀行有出入,他來參加,也算明正言順。
現場由婆羅省制使余如孫開場白,主要就是介紹本省到去年底的各種數據。
諸省輪流之后,最后由王府的司馬余晦總結。
余晦是余天錫的兒子。
他算是趙祺王府總管,有司馬之職,拿的朝廷的薪水,所以也不能算趙祺的人。
當然,他和趙祺也是關系比較好的,由趙祺親點而來。
其余的兩位皇子,王府中都沒有司馬之職。
宋朝王府的司馬,是可有可無,不固定的。
賈似道聽的還是很認真,并經常拿筆記,整個會議開完,賈似道也聽的明白。
到去年底,三省統計總人口已經有五百六十多萬。
雖然比起波斯等地差遠了,但比二皇子趙禥地盤還是多,當然,趙禥打下高麗就不如他了。
但三地糧田面積還是太少,朝廷這幾年在這邊主要種植甘蔗,香料,橡膠等經濟作物,糧田面積目前為三千多萬畝。
要知道這三省的耕面積加起來,有一億五千多萬畝。
現在開發了不到五分之一。
這還是宋軍占據之后,移民加推廣多少年后,才達到的。
目前主要集中在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等地區。
因為大宋注重耕地,還有專人負責教種田,加上當地可以兩熟,甚至三熟,產量也算不錯。
去年產量約在八千萬石左右,宋廷收租三成,趙祺多次要求減到兩成,后父子各退一步,趙與芮減半成。
朝廷收稅約兩千萬石。
賈似道這時刷刷用筆盤算著。
三省總人口約五百六十萬,產量八千萬石,扣除稅收,還有六千萬石,平均每人10.7石。
平均每人每天也就3.5斤糧。
這點產量對三省的人來說,也只是剛剛夠吃。
當然,這三省以前的百姓可能每天還沒這么多糧吃。
不過現在他們不但夠吃,而且幾乎每家都會種植經濟作物,如甘蔗,橡膠,香料,或幫宋軍干活等。
就算糧食有少許欠收,只要經濟作物有產量,當地百姓還是能保證吃穿的。
加上這些地方都是島國,能捕魚和賣海產品,所以這些產量,已經足夠三省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