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李伯淵你老糊涂了
大宋這個隨便耕新田的政策,在內部還沒有正式開始過,只在當年少量地區,特別是田少的地區實施過,其他地方耕新田,都是朝廷評估之后,統一規劃,因為趙與芮要留田給后代,而且按大宋現在的人口,產量,目前夠用的。
賈似道這個想法,是開了大宋耕新田的頭,當然也有弊端。
有幾個問題,很多殖民地都考慮過,朝廷以前也提過。
比如,會不會無序擴耕,百姓與百姓之間,可能因為相鄰的新耕田地而產生沖突。
還會有先耕出來,但不種,占田為主,僅有田,而不產生稅。
還有先耕出來,然后再建房,或全部種經濟作物,不種糧,只想賺錢。
這種問題相當多,現場立刻有人提出來質疑賈似道。
賈似道不慌不忙,一個個回答。
“同保之間,農戶新耕之田,由保長做證,雙方劃清界線,區分位置,不得爭搶,雙方都不服者,報由大保長公正,還不服者,報村長,鎮長,知縣--”反正雙方談不攏就一級級報上面。
按賈似道的說法,越往上報,處理時間越長,百姓們也不愿意等,多半會在保里就妥協了。
爭地這種事,只要雙方都有好處,一般不會往死里斗。
同時,還要有明確的規定,同保勞力相似的,耕田面積也不能差太多,防止無序屯田。
另外,為了防止糧田少,而經濟作物大增,影響糧食產量。
賈似道又道:“耕新田者,每屯一畝經濟作物,必須得有兩田糧田,以為配套。”
這樣就杜絕了大伙都想著賺錢,而不愿種糧。
現在大宋這三省糧都夠吃,百姓不缺糧,種出的糧賣價不如經濟作用,你要讓他們屯新田,他們肯定拼命種其他的經濟作物。
賈似道這句說完,別人又問:“百姓糧田太多,糧吃不完怎么辦?”
“朝廷收購。”賈似道這時提出一個和后世相似的策略:“以為戰備糧。”
“我大宋現在到處做糧倉,像我三省,還沒有開始,請漢王早做準備,廣積糧,以防糧食失收。”
四周一片嘩然。
趙與芮這些年在大宋全國各地都建設糧倉,屯積了不知多少萬石的糧。
但在海外殖民地中,除了波斯那邊,都沒有下令建糧倉。
波斯那邊主要是為了對蒙古的戰爭準備,這兩年剛剛開建。
現在賈似道讓趙祺在新,婆,漢三省建大量糧倉,你幾個意思?
這要換成老朱時候,就是廣積糧,緩稱王嘍?
但趙祺顯然沒想到這個問題,他想了想,還面帶微笑:“這個可以。”
他這三個省糧稅雖少,但商稅比較高,還是比較有有錢的,多余錢確實可以收糧儲屯,當然,這事得上報朝廷。
“不過此事,得上報朝廷,得到我父皇許可才行。”
眾官員都沒出聲,私自囤糧顯然不好,但趙祺主動上報趙與芮,那是他們父子的事。
于是又有人問,要是有人只耕田,但不種呢,即先霸占耕地再說。
賈似道,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