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要下令,你耕了田后,第二天就得交稅,糧田交兩成五,商稅交三成五。
像大宋的香料,甘蔗等經濟作物都是重稅,得交三成五。
盡管這樣,因為利潤較高,大部份百姓還都是想種這些經濟作物。
這個辦法也挺好,你如果只占地不想種作物,一樣要交稅,這就逼的他們無法屯田。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賈似道一一回應,很快就把所有問題解決掉。
最后僅余一個問題,就是趙與芮會不會答應,這邊三省用多余的錢拿來收多余的糧,然后囤集起來。
趙祺這時問余晦:“我們去年上繳朝廷稅賦幾何?”
他的領地其實挺富的,隨著這幾年的開發和擴展,已經儼然和一個完整的國家王朝一樣。
趙祺來的第二年就在婆羅興建了炮廠,然后陸續建了造船廠,后來移種甘蔗,橡膠,元貞十三年又建了燧發槍廠,有了自己全部的配套工廠和設備。
后來又在擴展中掠奪俘虜,用來挖礦,形成金屬礦的自供應,賈似道來后又建了銀行。
目前除了不能印錢,其他功能都有。
隨著占據馬六甲和壟斷這里的香料后,收入越來越高。
去年趙祺這邊共計收入八千四百萬貫(包括兩千萬糧稅),相當于以前的南宋,當然沒法和現在的大宋比。
雖然人口最少,但經濟收入相當高。
其中自營的白糖,香料和過往的海貿稅和本地商稅占了主要收入。
扣除三省的軍隊十個軍,六萬人開支,扣除所有官員吏役的開支,還有當地各種建設,開支等用錢,最后還余下三千九百萬貫。
“其中本級留余九百萬,上繳中秧三千萬貫。”最后余晦道。
去年他們用了約一半,最后朝廷讓他們自留九百萬貫,存放在賈似道的銀行里,以為三省各級備用,上繳了三千萬貫。
現在才二月份,他們這九百萬貫還沒開始用呢。
余晦話音剛落,賈似道又道:“去年咱們干的事多,還打仗(平定爪哇)。”
“今年沒什么戰事,在征服爪哇后,香料生意會越做越大。”
“今年余錢會更多,可向朝廷要求買糧,建倉庫,用一千萬貫。”
四周又是一片嘩然。
這邊不缺糧,糧價經大宋內部還低,市場上約為九百文一石。
賈似道說要用一千萬貫,最少可以囤積五百萬石糧,然后另五百萬貫,用來建倉庫。
囤這么多糧干嘛?
這邊又不缺糧,以后不是每年越來越多?
但這件事,趙祺已經心動了,大伙也不好說什么,反正是由趙祺向皇帝陛下請示。
趙祺聽到這里,又轉向余晦:“今年我們有多少重要的規劃?”
余晦道:“上半年,花費十萬貫以上的大事,有-——”
爪哇那邊要建制置使府,和各級衙門,還要建一波駐軍營地,安撫剛被征服的百姓,這筆開支估計在兩百萬貫左右。
當地水利建設,也是筆巨大的投入,爪哇人耕地不重視水利,朝廷肯定要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