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場景轉換讓在場的大臣心中若有所思:看來四貝勒的繼位很不順心啊要不然怎會那么長的時間都沒有處理好呢
即便他們知道各朝代也出現過類似的事情,但「雍正六年」或者「雍正三年」都太久了。
久到讓人好奇這其中都發生了什么樣的事情。
尤其此前的劇情里面,都沒有播放過類似的內容,讓他們下意識的都認為未來的四貝勒在繼位的過程中很順利。
畢竟,直郡王和太子的結果,還有八貝勒的情況,都證明了四貝勒是剩下的那個。
現在,水幕中卻呈現出不同的情況。
奏折里匯報的內容讓雍正的神色沉沉。
走進來的怡親王注意到他的表情,一邊面上卻是溫和有禮的請安,一邊在心中暗自思索他四哥遇到了什么麻煩事
早就聽見聲音的雍正抬頭免了他的請安禮,讓他到身邊,并跟他說起來流言和有人起義造反的事,言辭有些恨恨:“朕本以為這么些年天下應該太平些,結果沒有想到還有人私下鼓動人造反。一個個的到現在還不停歇”
理清楚是何種緣由后,怡親王認真傾聽著雍正的話,并且詢問他打算如何
原本還在跟胤祥說著的雍正:“想朕登基以來,每天勤勤懇懇,都不敢隨意休息。結果呢他們不僅啥事都不干,一天到晚還制造些子虛烏有的謠言”
在獲得到他的問題后,先是將岳鐘琪呈上來的信件遞給,注意到他的情緒也變得格外生氣,讓他冷靜下來。
見雍正自己都不冷靜的怡親王,來勸說他冷靜,于是怡親王再次問道:“這事皇上準備如何處置”
隨著怡親王的問話,畫面慢慢發生了變化
岳鐘琪打開張熙遞來的投名狀,頓時大驚失色,連忙將書信合住。
他怎么也沒有預想到所謂的投名竟然是份造反邀請函
不僅勸說他比起皇帝君臣的名分,漢人與滿族之間的沖突才是最重要的,他身為漢人,應當伸張大義,起兵反清才是正道理。
甚至在此外還列舉了十條皇帝罪狀,讓他知道給對方當臣子不如學習祖宗,當一位民族英雄。
這樣的行為,無疑使得岳鐘琪有些后悔。他怎么就以為是什么有用的東西,結果竟然是個掉腦袋的事。
岳鐘琪表示事情他是不會干,只是他也清楚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將事情上報給雍正。
雍正勃然大怒,直接下令讓岳鐘琪找出幕后主使。
如今,耳邊再傳來十三弟的聲音,雍正表示:“自是要將事情查個水落石出。”
這種跟挑釁沒有任何區別的事,絕對得查。
岳鐘琪收到雍正的命令后,便將張熙給抓了開始審問。然而張熙在被用刑后,依然保持著沉默,什么話都不說。
這樣的情況,岳鐘琪知道得改變辦法了,要不然什么信息也得不到。
于是他就在私底下找到一個機會,然后痛哭流涕的對著張熙說道:“其實我也有意向反清,但是你也知道,這種事情太危險了,誰知道你說得話是真還是假,所以就只能先用刑,沒想到你還真是條漢子,居然什么也都不說,這讓我提著的心頓時放回去了。”
隨后,他就為了證明自己說得話是真實的跟張熙歃血為盟,并且表示:“反清不是簡單的事,咱們也不可能就這么簡單的就成功吧而且,計劃這事也得來個謀士,要不然半路中失敗了怎么辦”
張熙聽岳鐘琪說得情真意切,還跟他歃血為盟,實在是真的不能再真了。便漸漸的放下防備心,將事情的脈絡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在說得過程中,岳鐘琪觀察著他的表情,想借此來看他說得是不是真的
張熙似乎也是知道想要說服岳鐘琪得用更大的料,便張口炫耀老師曾靜真的很厲害,以老師的能力,絕對是可以成就大事的。只要他們一起去干,絕對能夠推翻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