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幸好「乾隆」沒有出生,若是知曉他們這樣的想法,都不知道會是何種心情。
看著“長大”,這哪里能夠算是看著長大了只不過是水幕里的一段畫面,又沒有將從小到大的情景都展現出來。如果非要說,也就是瑣碎的小事。
可即便如此,在胤禟等人的眼里,胤禛依然占據到了便宜。在他們沒有成年的兒子出現,「乾隆」的存在宛如一道光。
哪怕他是胤禛未來的兒子,可在康熙眼前露面了,也是露面了。至于說讓他不要出生,這可能行也不高。
難道他們還能夠管得住對方子嗣都有哪些嗎有那個心思,還不如去想要怎么讓自己的地位提升,怎么把生活變好。
在這方面動手,手段過于簡陋。恐怕不等他們出手,康熙就知曉他們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他們難道要放棄所有的事,專門去盯著對方,看「乾隆」有沒有出生嗎
腦海里浮現出相應的畫面后,胤禟臉瞬間黑了。
實在是那種行為太過無聊了,沒有半點的意思。短時間的盯梢還行,長時間真不怕被發現嗎
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在他們盯梢的過程中,他們汗阿瑪會什么都不做嗎
根本不太可能,或許他們的動作不過分,他汗阿瑪不會出現。可當謀害子嗣的行為出現后,就不同了。
畢竟,是在他汗阿瑪面前露過的孩子,即使這孩子不知道。可是當他順利的活下來,在他汗阿瑪心里掛上號,待遇就不同了。
能夠活下來的孩子和活不下來的孩子,意思是很明顯的。
正當他們想著這些的時候,畫面里陸續播放起在「乾隆」心中不快,認為軍機處泄露消息,才會讓張廷玉知道,便嚴厲責備了汪由敦。
只是,這些并不足以抵消乾隆的怒氣。他將朝內大官召來,開展廷臣會議,就此事來說要怎么處置張廷玉。
廷臣們聽到乾隆的問題,頓時領會了他心中的意思,再加上本就對張廷玉配享太廟的事情心有不滿。
于是,在商議過后,他們對著乾隆表示:“應該剝奪張廷玉的官爵,罷去配享太廟的優容。”
他們認為讓張廷玉配享太廟本就是皇帝的優待,誰知張廷玉竟如此不知感恩,還做出這般大逆不道的行為。
乾隆聞言,便下令剝奪掉張廷玉的爵位。
到達乾隆十五年,乾隆的長子永璜去世不久,張廷玉去問乾隆他是否能夠回去。
這樣的行為無疑使得乾隆被徹底激怒,便召來大臣就張廷玉是否要配享太廟進行討論,然后得出結論,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待遇被取消。
乾隆二十年,張廷玉卒于家中,最后葬于龍眠山。可能是乾隆氣消了,又可能是想到張廷玉這些年來的作為,最終還是遵循雍正的遺詔,恢復了張廷玉配享太廟的待遇。
雖然結局曲折許多,但還是配享太廟的結果讓在場的朝臣心里留下了痕跡
。同時,他們也有點忍不住嘀咕:分明就不需要遭受那種待遇,結果臨死都沒有辦法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