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是郡主仁厚之功。臣敬郡主三杯”
鄒縣令一連三杯,喝了個底朝天。
姜韶華笑著問道“現在沒百姓抱怨全面種新糧一事了”
鄒縣令呵呵笑答“家家戶戶糧屯都裝得滿滿的,種一茬新糧夠吃一家子吃兩年,玉米桿子能燒火,紅薯葉子能喂豬養雞。百姓們喜得合不攏嘴。哪里還會抱怨。”
姜韶華會心一笑。
鄒縣令興致勃勃地說了下去“崔公子真是神人,去年玉米畝差量已經很高了,沒曾想,今年的產量又多了兩成。”
崔渡名字入耳,姜韶華心湖有些異樣,面上半點不露,欣然笑道“等新糧全部推廣開來,百姓們能填飽肚子了,麥粟豆稻還是要種的。崔渡一直在田莊培育糧種,他對本郡主說過,等培育出優良的糧種了,產量也會比往日高得多。”
鄒縣令激動不已“這可真是太好了。崔公子就是活神仙啊”
是啊農耕是國之根本,能讓糧食產量大幅提高的崔渡,確實就是半個神仙。
姜韶華的腦海中再次閃過崔渡的面容。
宴會散后,姜韶華吩咐湯有銀“難得回一趟西鄂,你不必在我身邊伺候,回湯家住幾日。”
湯有銀還想推辭,就聽郡主笑道“衣錦還鄉,是人生一大樂事。你在王府里資歷還淺,暫時不便升官。不過,該有的體面總是要有的。”
湯有銀心里涌過熱流,鄭重拱手謝了郡主恩典。
當日晚上,湯有銀就回了湯家。
湯家七個房頭,只要是能走路的,都出來相迎。
一把年歲走路顫巍巍的湯老太爺,竟也主動迎了出來。湯有銀哪里敢大喇喇地受著,忙上前扶住湯老太爺,恭聲喊了一聲“大伯父”。
湯老太爺上下打量湯有銀一眼,笑著贊道“果然是有出息了。”
湯有銀這一輩的男丁,一共有十幾個。年齡最大的已經有五十,最年輕的也有二十多歲。湯有銀在其中,本來算不得如何出眾。年輕時候跑商路,不夠靈活,后來才送去縣衙里當差。
誰曾想,湯有銀就是這么有運道。現在得了郡主青睞,進了王府戶房里當差,被馮長史視為左右手。現在還能隨著郡主巡查諸縣。
有郡主一力抬舉,湯家上下誰不高看湯有銀一眼
湯有銀倒是沒有飄上天,沉穩應道“郡主此次巡查諸縣,要看新糧收成,還要看各縣安頓饑民的賬冊。我在戶房里當差做事,對賬冊熟悉,所以才有機會隨郡主左右。”
進了王府以后,湯有銀的人生目標,已經悄然從湯家家主變成了更高遠的志向。
人的眼界格局都高了,顯露出來的氣度自然不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模式。謝謝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