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那些欺壓鄉里、橫征暴斂的貪官污吏,王吉手段雖然有些嚴酷,卻也只針對那些觸犯律法之人,對于安分守己的百姓而言,王吉縱然令人感到畏懼,至少信譽上沒有問題。
眼看眾人被說的有些搖擺不定,老太公卻是大笑數聲,繼而厲聲喝道“好一個能夠造福子孫后代”
“且問國相,可還記得昨日那對被殺死的夫婦”
王吉冷哼道“棄嬰者,與殺人同罪。本官殺此二人,有何過錯”
老太公喝道“于法而言,國相此舉自然無錯。然國相可知,他們為人父母又為何棄嬰國相又可知,他們家中尚有兩位孩童若無夫婦二人撫養、照顧,兩位孩童豈不要餓死國相縱然可依法殺此夫婦,然因一嬰孩之故而殺四人,使一家為之滅門。國相此舉,又與禽獸何異”
老太公并未說錯,若非他先派人照顧兩個孩童,又令周琦將他們送往蕭縣史氏賣身為奴,二人根本不可能在這種世道活下去。
王吉看似只殺了夫婦二人,其實是殺了他們全家四口。
王吉聞言勃然大怒,呵斥道“本相依律行事,上不愧國法,下不愧百姓,豈容汝這老朽出言污蔑”
老太公卻滿臉不屑,朗聲道“自本朝建立以來,即以仁、孝、禮、義治國,歷代天子輕徭薄賦,屢次減輕刑法。州郡長官廣興教化,以教導、訓誡為主,盡量避免酷刑與殺戮。”
“上不使民知禮儀、曉律令,民因此而犯律者,上之罪也。國相不興教化,卻用酷刑、重殺戮、行暴政,以致百姓尸骨填于溝壑,萬民陰魂蕩于九幽。吏有言而不敢諫,民有怨而不敢言。”
“汝言興水利捐于民有利,殊不知百姓連孩童口賦尚且無力繳納,又有何余錢繳納捐稅”
說到這里,老太公指向身后一名男子,道“此人家中五口,只有兩畝薄田,所耕之地多為地主大戶之田,每年除繳賦稅以外,還要上繳田間半數收成。五口之家,辛苦耕種一載尚不能果腹。”
老太公又指向另一人,道“此人家中田地早于災荒之年全被大族買走,全家淪為佃農,除去賦稅以外,每年還要繳納田地六成收入”
老太公一個個指向身后之人,那些被他指到的百姓臉上滿是苦澀。
到了最后,太公厲聲喝道“朝廷規定田租三十稅一,然百姓丟失田地,佃農所需繳納地租至少也要超過半數。興修水利,縱有獲利者亦為有田地者,與佃農和普通百姓何關”
“汝既為一國之相,若真心為民,當查清弊病、究其根源,如此方能徹底解決問題。而非施展酷刑,推行暴政,殺人盈野”
“若百姓家中真有田地、余財,身為父母者,又有誰忍心拋棄嬰孩”
“國相若下定決心興修水利,捐稅應該按照每戶所擁有實際田地數量征收,而非分攤各戶,無論有無田地者都按人頭征繳”
老太公之言,犀利而有力,說的王吉面臉通紅。
附近圍觀百姓在聽得如癡如醉之余,也都轟然叫好,他們看著面容蒼老卻身形挺拔的周嗇夫,眼中全都露出了崇敬之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