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言能興邦,可一語可亂國,君也。
區區三句話,卻極盡稱贊之詞,如此高的評價,簡直駭人聽聞。
換作別人,或許會洋洋自得,或許會慚愧惶恐,但賈詡看到這幾句話的感受,卻是有種芒刺在背的感覺。
賈詡雖茍,心中卻也有傲氣,從不會妄自菲薄。
這些年他隱藏的極好,雖然很多人都知曉賈詡機智過人,卻根本不可能知曉他真實的才學。
周琦所言雖略顯夸張,卻直中賈詡要害,讓賈詡有種被人一覽無遺的不適感。
他此次之所以前來赴宴,也是為了弄明白,周琦為何會如此了解自己。
周琦聞言,卻是臉色鄭重的說道“我從何處得知先生之才,此事暫且不表,今琦有一言,先生姑妄聽之。”
說到這里,周琦深吸一口氣,語氣真摯的說道“先生胸懷韜略,腹有良謀,所觀甚廣,所謀甚長,有吞吐天地、囊括宇宙之志。”
“世間能用先生,可用先生,敢用先生,令先生毫無顧忌施展所學者,唯琦一人也。”
“某自知才疏學淺,根基淺薄。”
“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若國泰民安,吾寧為鄉間一農夫,娶妻生子,平淡度過此生。”
“然奸佞當道,朝綱不振,民不聊生,天下將亂。某雖不才,卻負匡扶社稷之志,有守護黎民之心。所缺者,唯先生此等高才爾。”
“吾知此言略有唐突。”
“然少則五載,多則十年,時先生總覽天下,觀世間豪杰,若能記起某今日之言,覺得周某或能成事,還望先生能相助一二,共襄社稷”
這些話,的確有些唐突。
可賈詡不同于別人,想要將其忽悠的心服口服,顯然有些不太現實,甚至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周琦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真誠相待,以奇致勝。
他也不奢望現在能夠得到賈詡的效忠,只是提前預約而已,真要等到五七年以后周琦有所成就,賈詡記起今日之言,未必不會考慮一二。
眼看此行目的已然達成,周琦當即對著賈詡深深一禮,道“昔日我與曹孟德相會,曾寫下半闕詩。”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時曹孟德詢問下半闕,我卻未曾寫出。”
“今有幸得見先生,當以下半闕相贈,還望先生莫怪周琦唐突之舉。”
言畢,周琦拿出了早就寫好的下半闕,將之遞給了賈詡,而后再次對著賈詡深深一禮,令典韋搬來梯子,向賈詡辭別以后,先行離去。
目送周琦離去,賈詡獨自待在閣樓內,久久不語。
他自詡智計百出,算無遺策,卻沒想到今日與周琦這位年輕人交鋒,卻屢屢落于下風。
周琦所言所行皆天馬行空,完全打亂了賈詡的節奏。
深深吐出一口氣。
賈詡回想起周琦方才所念上半闕詩,緩緩打開了對方留下來的那封書信。
這段劇情感覺不是很好寫,刪刪減減越寫越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