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黃巾起義
四年時間,發生了太多事。
安豐縣豪紳被屠戮殆盡以后,周琦在沒有了絆腳石的情況下,開始大刀闊斧進行改革。
他先是分田、分房、分錢,將那些叛軍與流民全都安撫了下來,不過卻并非完全免費,而是以較低成本無息借貸給眾人。
包括后續的種子、農具,也都是以借貸的方式分給眾人。
周琦這么做,既不想讓這些人習慣了官府的施舍產生惰性,也不想讓縣內原本的自耕農以及小地主不滿。
他們雖然背負了很多債務,終究還是再次擁有了田地、房屋,這些百姓們非但沒有任何怨言,反而開始加倍努力種地賺錢。
農閑之時,周琦也會征發徭役興修水利、城墻、道路、橋梁。
這些事情都利國利民,百姓們自然沒有任何怨言,而且服徭役還能抵扣欠款,也極大提升了百姓們的積極性。
這也屬于變相的以工代賑。
為了減輕這些人的負擔,周琦甚至沒有要求他們入籍,而是暗中做了一本縣中戶籍,在保證百姓們利益的同時,也可以免掉他們繳納給朝廷的賦稅。
周琦深知,斗米恩升米仇。
他并沒有徹底免掉這些人的賦稅,而是征收了官稅的一半,不過卻沒有任何苛捐雜稅。
朝廷正稅本就不高,只要沒有苛捐雜稅,這些賦稅哪怕對于正欠下高額債務的百姓而言,也并不是什么沉重的負擔。
除此之外,周琦還花了大價錢,收羅了許多能工巧匠。
在周琦的指導與啟發下,被改良的造紙術、活字印刷術、冶鐵技術、釀酒技術、制鹽技術,也都逐漸被開發改良了出來。
當然,以周琦如今的勢力,每一項技術都會給他招致殺身之禍,所以很多工作都在大別山內秘密進行。
周琦利用這些技術,小規模的賺取錢財,只要能夠維持安豐縣的發展即可,從不貪心。
考慮到南方世家大族勢力極強,周琦日后想要掌控南方,就必須培養屬于自己的基層人才,所以就開始興辦學院,免費教所有人讀書。
有了造紙術與活字印刷術,書籍自然不是難題。
不過周琦為了保密,故意用了較為劣質的紙張,就連書籍也沒有印刷太多。
安豐縣民間的書籍,仍舊無比貴重。
這些年,周琦每個月都會造出少量潔白如雪的紙張,將其送給袁紹以及袁氏。
周琦稱這些紙張造價不菲,產量也很低,也因此得到了袁紹以及袁氏的褒獎與器重。
提到袁氏,就不得不說起曹節。
光和四年,曹節病逝,這位權傾朝野的大宦官的時代終于過去。
袁紹也適時來信,告訴周琦如果對方有意,他可以說動家里,幫助把周琦調到洛陽。
沒有了曹節的阻攔,再加上袁氏在朝中的權勢,如果周琦答應,袁紹必定能夠做成此事。
周琦好不容易經營好了安豐縣,哪里肯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