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本就乃是盜匪頭子,不縱兵劫掠,麾下部隊早就散了。
邊章正色道“若只圖一時痛快,只可四處劫掠,搜刮錢糧。然長此以往,必失人心,待朝廷大軍一至,諸位將軍可還有活路”
幾人聞言,盡皆變色。
別看他們現在鬧得歡騰,卻對朝廷十分忌憚,擔心朝廷大軍前來平叛。
北宮伯玉放低姿態,拜道“還請先生教我。”
邊章說道“許多將士之所以跟隨將軍起兵叛亂,只因遭受貪官污吏與地方豪強壓迫。”
“若將軍整頓軍紀,占據金城,只殺貪官污吏與素來作惡之豪強,不僅會讓麾下將士歸心,亦會得到百姓支持。”
“若有我出面,或許還會讓將軍得到一些世家的支持。”
“剩余世家縱不會支持將軍,亦會保持中立,如此則根基穩固,何懼朝廷討伐之兵”
韓遂說道“只如此,尚且不夠。”
“當今天子寵信宦官,世家大族多惡之,吾去歲蒙大將軍召見,向其建言鏟除宦官,大將軍卻不采納,我這才辭別返回涼州。”
“將軍以叛軍之名肆虐涼州,必不能長久。”
“若打著清君側、除閹宦之名,涼州士族必然響應,就連朝中公卿亦會對我等心生好感,如此方為長久之策。”
后世有句話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流氓如此,叛軍亦如此。
邊章、韓遂的建言,足以讓北宮伯玉及其麾下叛軍,在涼州掀起天大波瀾。
北宮伯玉聞言大喜,道“若能安撫民心,又得到士族支持,吾何懼朝廷大軍”
韓遂目光微微閃動,而后故作遲疑的說道“話雖如此,其間卻有一個難處。”
北宮伯玉急忙問道“是何難處”
韓遂猶豫半晌,道“將軍畢竟乃是先零羌首領,雖得到羌人支持,然世家大族心中高傲,未必愿意屈居將軍之下。”
北宮伯玉眉頭微皺,隨后一手拉著邊章,一手拉著韓遂,道“兩位乃海內名士,涼州無人不知,我愿奉兩位先生為首領,共襄大舉,可否”
邊章、韓遂再三推辭,奈何北宮伯玉執意奉兩人為首領,他們最終也只能接受。
只不過。
雖說邊章、韓遂乃是名義上的叛軍首領,但是兵權仍舊掌握在北宮伯玉、王國、宋建手中。
議事完畢以后。
北宮伯玉當即采納兩人建議,開始約束麾下士卒,嚴明軍紀,并且領兵返回允吾,打出“清君側、誅閹宦”的旗幟,還讓麾下士卒幫忙亂民重建家園。
有了邊章、韓遂的幫助,叛軍推行了很多舉措,終于開始逐漸收攏民心。
就連那些對叛軍敬而遠之的世家,也逐漸有人暗中與北宮伯玉聯絡。
看到二人建議卓有成效以后,北宮伯玉越發器重、信任兩人,甚至還給了兩人征召士卒的權利。
短短時間之內,叛軍實力就開始急劇膨脹。
那些得到了恩惠的漢、胡兩族百姓,再加上邊章、韓遂、北宮伯玉的號召令,各個羌人部落紛紛來投。
不過半月,叛軍已經嘯聚十萬之眾。
韓遂也趁機招募了許多漢人,并且對那些新來投奔的羌人部落施以恩義,韓遂在叛軍之中的名望,也開始水漲船高,甚至隱隱還在北宮伯玉之上。
韓遂制定獎懲制度,有功必尚,有過必罰,叛軍所過之處,只殺貪官污吏以及地主惡霸,對于百姓秋毫無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