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月余時間,叛軍已經在金城郡站穩跟腳。
與此同時。
朝廷得知邊章、韓遂反叛,帶領叛軍殺死了金城郡太守,攻克金城郡以后,當即朝野震動。
宋建卻是暗中尋到王國,道“北宮伯玉未與我們商量,便私自奉邊章、韓遂為首領。”
“如今義軍勢力越來越大,我們卻沒有招收到太手下,反而因為軍規之約束,很多事情都不能干,遠遠沒有當初嘯聚一方快活。”
“更何況,我們當初軟禁韓遂、邊章,將他們生生逼反,他們豈能不懷恨在心”
“若二人沒有掌權,我自然不怕。”
“可那韓遂手腕極其高明,在軍中威望越來越重,我擔心他以后會報復。”
“以我之見,我們不妨帶了離開義軍,返回家鄉逍遙快活。”
“料想有韓遂等人吸引朝廷注意,只要我們行事不要太過張狂,朝廷亦不會派遣大軍前來圍剿。”
“如此,豈不好過寄人籬下,每日看人臉色行事”
王國聞言,卻是反駁道“韓文約乃當世名流,胸襟寬廣,豈會在意往日之事,你這是杞人憂天”
“我與你想法正好相反,邊章、韓遂皆乃做大事之人,跟著他們舉兵造反,豈不好過始終為一流寇”
宋建見勸不動王國,當即趁著夜色,暗中帶領麾下兵馬脫離義軍,返回了老巢隴西枹罕。
或許是王國的那番話觸動了宋建。
他也感覺,始終為一流寇并非長久之事。
宋建想到如今朝廷注意力被韓遂等人吸引,索引一咬牙,直接在枹罕據地稱王。
宋建自封為河首平漢王,并且學著朝廷那般改元,設百官。
他暗自想到“他們愛怎么鬧怎么鬧,鬧得越兇越好,我就在這里做我的土皇帝。”
“只要不稱帝,想必朝廷也不會派兵來剿。”
就這樣,漢末第一位稱王,且割據三十余載的諸侯,就此誕生。
最近的劇情,除掉主角出場以外,其余的大家基本可以當做史料來看,里面的事跡都是真實記載的,我按照演義的寫法,把歷史改寫成了。
這段之所以寫得這么詳細,是因為我個人覺得,這場史稱西州叛亂的歷史事件,對于東漢的影響程度甚至不下于黃巾起義。
首先在經濟上,徹底拖垮了東漢朝廷,逼得朝廷更加肆無忌憚的壓榨百姓,以致天下叛亂不休。
軍事上,這支叛軍接連擊潰數個名將,朝廷大軍也奈何不得,最后甚至肆虐三輔之地,也給了董卓壯大的契機。
這場叛亂,直接讓董卓、韓遂、馬騰、宋建等涼州諸侯開始崛起,就連最沒名氣的宋建,都在涼州據地稱王三十余載,其余幾個人自不用多說。
如果說黃巾起義是大漢動亂的開端,那么西州叛亂就是諸侯割據的開始,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
這場叛亂被很多人忽略,就算有些作者提及過,大多也只是略寫,沒有多少人會詳細些其發展的經過。
就連史料,對于這場叛亂也是零碎的記載,我是查閱了大量資料,才把所有人物、劇情整合在了一起。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