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天子駕崩或者被廢,野心家必然割據四方,諸侯并起,民不聊生。
那些嚷著要廢立天子之人,未嘗沒有料到這點,然而他們只看重士人利益,想要鏟除大士大夫最主要的敵人宦官,卻根本不會在意大漢將要崩壞到何等地步。
周琦也不介意看到諸侯并起的局面,反而還在默默等待著那一天。
只不過。
大漢享國運數百年,哪怕已經日薄西山,那些率先想要取而代之之人,也絕對不會有好下場。
董卓、李傕、郭汜、袁術,無不如此。
所謂槍打出頭鳥,只有茍著發育,等到大勢已成,才能真正舉旗起自立。
這個時候,誰冒頭,誰死
周琦看著周旌,語重心長的說道“叔父,侄兒現在已經官拜左將軍,只要能夠平定涼州叛亂,至少也會被封千戶侯。”
“若能將王芬等人謀反之事上報天子,功成以后封萬戶侯也未嘗不可能。”
“只要有我在,沛國周氏早晚能夠躋身望族之列,何須冒著舉族被滅之危險,與王芬此等庸人行廢立之舉”
周旌問道“皇甫嵩、張溫統兵十數萬,尚不能平定涼州叛亂,子異麾下只有兩萬兵馬,如何能成事”
周旌并不愚蠢,之所以選擇冒險勸說周琦行廢立之舉,也是想要趁著周琦權勢最重之時,拼上身家性命賭一把。
勝,則沛國周氏入主朝堂,貴不可言。
敗,則一切成空。
周旌為了等待這個機會已經很久,所以才會兵行險著。
這些年周琦起起伏伏,也讓周旌的心情宛若過山車那般,始終懸在半空中。
他也擔心,周琦此番討賊不利,非但沒辦法保住現有的官職,反而還會被朝廷治罪,此后或許再無可能崛起。
如果周琦果然能夠平定叛亂,未來必然前途光明,沛國周氏晉升世家有望,周旌自然也不會繼續弄險。
周琦正色道“叔父且放心,我已有破敵之策,只需按部就班晉升,便能帶領家族崛起。”
周旌凝視著周琦,見對方不似說謊,當即嘆道“既如此,那且隨伱去吧。”
“不過此事牽連甚大,涉及到了許多名流世家,若子異將他們全部告發,必然會得罪許多人。”
“依我之見,此事或可交由蓋校尉去做,如此既能向陛下表忠心,亦可讓蓋校尉更加得到陛下器重,也不會得罪太多人。”
“若能穩固蓋校尉在朝中之權勢,對子異亦是大有裨益。”
周琦聞言,不由暗自點頭。
不得不說,周旌的確是老奸巨猾,至少在與世家大族打交道這方面,經驗明顯比周琦更加豐富。
卻說自周琦領兵進入美陽開始,為了平叛不被掣肘,就上表令蓋勛負責押運糧草、軍械。
蓋勛才能自不用說,對于周琦之事也非常上心。
這一日。
蓋勛剛剛押運了一批糧草進入美陽,就看到周琦領著周旌,急匆匆過來拜訪。
蓋勛問道“子異今日不忙著練兵嗎”
周琦略顯焦急的說道“此間有一樁天大之事,比練兵、平叛更重要,所以才如此著急前來拜訪先生。”
蓋勛面露疑惑之色,問道“有何緊要之事”
周琦指了指身旁的周旌,道“此為琦之族叔,乃沛國周旌是也。”
蓋勛聞言面色肅然,見禮道“吾素聞先生之名,今日能夠相見,此生大幸。”
周旌亦急忙回禮,道“區區薄名,蓋校尉當面,若螢火比之皓月也。嘗聞蓋校尉對我家侄兒多有提攜,吾在此謝過先生”
兩人見禮完畢,周琦繼續說道“故太傅陳蕃之子陳逸、青州術士襄楷、南陽名士許攸,以及冀州刺史王芬,聯結冀州當地豪杰,欲趁陛下北巡河間舊宅之時,謀大逆,廢天子,改立合肥侯為帝。”
“南陽名士許攸,派遣心腹門客前來游說家叔參與此事。叔父不敢怠慢,先以言語穩住許攸門客,而后急來美陽尋我。”
“許攸門客已被我斬殺,首級也被腌制好了,可上呈天子,作為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