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感覺背后冷汗淋漓,道“若非文優提醒,吾恐怕性命不保。”
“我這就上書回絕,不接受并州牧之職。”
李儒卻是阻攔道“既然是朝廷冊封,將軍無需推辭,只要保住手中兵權即可。”
董卓聽從了李儒的建議,再次上書“臣既無老謀,又無壯事,天恩誤加。吾掌兵十年,士卒大小相處彌久,戀臣蓄養之恩,皆愿為臣效死命。”
“臣乞將麾下士卒,前往并州邊陲之地效力。”
董卓這封表文,直言麾下士卒都愿為其效死,隱隱帶著威脅之意,潛臺詞就是莫要把我逼急了,否則就算我起兵造反,士卒也會生死相隨。
董卓料定朝廷羸弱,就連各地叛亂都無力圍剿,更不愿逼反自己,才會如此囂張。
他不僅不想交出兵權,還不愿意放棄并州牧這個職位。
李儒又向董卓進言“此地距離周琦較近,若彼引兵來攻,沒有緩沖之地。”
“今河東白波軍肆虐,將軍不若以剿賊之名引兵進入河東,如此進可虎視雒陽,退可北上出任并州牧,豈不美哉”
董卓聞言大喜,遂不等朝廷調令,直接領兵進入河東郡。
天子看到董卓表文,知其引兵屯軍河東,當即氣得即接連咳血,差點暈倒過去。
帝知董卓已經失控,卻又無力征剿,不由想起了蓋勛,當即發書詢問蓋勛,究竟應該如何對付董卓。
蓋勛知曉了董卓所為,亦是惱怒不已,連夜前去面見周琦。
周琦見到蓋勛前來,驚喜不已,急忙上前見禮,問道“先生公務繁忙,怎會有時間來此”
蓋勛將董卓拒不交出兵權,并且還隱隱有威脅朝廷的意思悉數道來。
周琦聞言大怒,道“董卓狗賊,簡直狼子野心”
蓋勛目視周琦,沉聲說道“本朝失政,天下倒懸,手握重兵能安危定傾者,唯子異與董卓耳。”
“今董卓逆命,屯兵河東,心懷奸也。其兇戾無親,將士不附。子異為元帥,若仗國威以討之,則上顯忠義,下除兇害,此桓、文之事也。”
若是換做平常,蓋勛也不會做出如此激進之事。
但他得知天子病重,曉得一旦雒陽有變,手握重兵并且盤踞河東的董卓,就極有可能會插手國政。
以董卓之暴虐,真要讓其入主雒陽,后果將不堪設想。
周琦聞言,皺眉不語。
如果大漢可扶,天子圣明,有了蓋勛的請求,周琦倒也愿意誅殺董卓,做一位忠臣。
奈何周琦深知,大漢已經病入膏肓,如果強行續命,受害者反而會是天下百姓。
值此之時,唯有重開日月,改天換地,才能撥云見日。
董卓,就是斬斷大漢這根腐朽之木的推手,周琦等待這個時機已經許久,自不會出兵討伐董卓。
只不過,無論是為了應付蓋勛,還是為了忠臣的名聲,周琦都必須仔細應對此事。
思量許久,周琦正色道“董卓雖專命有罪,然我無詔而誅之亦有責也。不如先奏其事,使朝廷裁之。”
“且涼州叛軍雖敗,其勢未減,若不乘勝追擊,叛軍早晚卷土重來。”
“我與陛下相約半年誅殺賊首,如今王國尚在,約定未成。”
“董卓麾下兵精將勇,貿然攻之,董卓必反。以朝廷府庫之錢糧,若董卓據城死守,恐怕錢糧耗盡之前,亦難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