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勛聞言,不由長長嘆息,繼而返回自己駐地,上書天子。
帝知董卓之勢已成,雖心中惱怒,卻也只能以書責備,斷其錢糧。
董卓得到消息,心中怨恨蓋勛。
卻說周琦送走蓋勛以后,不由暗自感嘆“那一天,終究還是要來了。”
天子駕崩,董卓亂政,諸侯并起。
這些本來都是周琦日夜期盼之事,可事到臨頭,周琦卻也有些悲春傷秋。
因為他知道,真正的亂世,已經來了。
他抬頭看向隴關所在方向,喃喃自語“陛下雖然昏庸,此時卻已經幡然悔悟,可惜命不久矣。”
“彼封我為左將軍,為報此恩,我便完成昔日諾言吧。”
卻說韓遂引兵撤退以后,駐守隴關。
王國及其麾下斷后兵馬,被周琦殺得大敗,逃跑者不知幾何,至此實力大減。
王國如今雖為名義上的叛軍統帥,話語權卻被極大削弱。
此時的韓遂,已經在想著當初的誓言。
北宮伯玉已死,隴西太守李相如先是被污蔑成叛賊,而后又被活生生餓死。
韓遂現在的仇人,只剩下王國與宋建。
宋建茍在枹罕,韓遂拿他沒有辦法,可如今王國實力大減,想要除掉對方也并不難。
就在韓遂正在謀劃,應該如何除掉王國之時,卻是收到了周琦的一封書信。
信中大致內容乃是我本來擊破王國所部,已經能夠將其斬殺,卻因為知曉王國曾逼反先生,才故意留其性命。
先生若再不動手,實力大減的王國,必會率其殘部返回隴西。
王國走,涼州叛軍亦會分崩離析。
韓遂看完了周琦的書信以后,雖然看穿了此乃離間之計,卻也知道對方沒有說錯。
于此乎,韓遂當夜便引軍攻入王國營寨,將其斬殺。
韓遂有些高估了自己在軍中的威望,殺死王國以后,許多叛軍認為其先殺前任首領北宮伯玉,再殺現任首領王國,野心勃勃。
那些本來中立,或是對韓遂有些好感的叛軍,很多都投靠了馬騰。
短時間內,馬騰勢力急劇膨脹,已經不遜色于韓遂,韓遂想要擔任叛軍首領的計劃,再次落空。
韓遂不甘心與馬騰分道揚鑣,還想要謀奪叛軍首領之位,索性故技重施,劫持了前任信都縣令、涼州名士閻忠。
閻忠此人,曾在皇甫嵩大破黃巾,聲威正濃之際,勸說皇甫嵩擁兵自重,南面稱制,卻被皇甫嵩拒絕。
閻忠擔心事發被朝廷治罪,這才棄官逃回家中。
他被韓遂、馬騰立為首領,統三十六部,號車騎將軍,本來因為被周琦擊敗而差點分崩離析的叛軍,再次聲勢大振。
周琦得知消息以后,又寫了一封書信給閻忠。
閻忠接到書信,只見里面寫到“君為漢臣,世食漢祿,卻屈身于賊,舉兵叛亂,以致社稷丘墟,生靈涂炭。”
“汝本應登堂輔國,匡扶社稷,安民興邦;何期魚肉百姓,禍國殃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