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表周瑾為橫江校尉,也是打算令其在揚州也組建一支水軍。
周琦相信,如果董卓識趣,必不會刻意刁難。
新任江夏郡守周旌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過來此地赴任,周承已經開始挑起了大旗。
周承雖說才能略微遜色,卻是周琦同村同族,此前家貧,就連家中田地都是老嗇夫所贈送,幾乎不收田租。
周嗇夫此舉,也是為了照顧族中晚輩。
周承倒也頗有豪勇之氣,得知老嗇夫為民請命死于國相府前,周琦卻不打算為祖父報仇,第一個站出來怒斥周琦茍且貪生,隨后憤然離去。
隨后,周承更是始終跟在周琦身旁,每日任勞任怨,不居功,也不抱怨。
他戰功不如典韋、許褚顯赫,才能不如周湛、周瑾出眾,心思不如陳文敏捷,卻好在穩重、忠誠。
茍富貴,勿相忘。
這些年周承不僅勤練武藝,還每日學習不輟,苦讀兵書戰策,哪怕算不得十分優秀的人才,卻也可堪一用。
才能不夠,可以學習彌補,也可以找人輔佐。
性格不好,忠誠度不夠,反而是最致命的問題。
就好比原本歷史上的黃祖,算得上是屢戰屢敗,卻勝在穩重,雖有敗績卻不至于大敗,每次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歷史上的夏侯惇,差不多也是如此,被譽為常敗將軍,幾乎算得上是曹操手下最器重的第一大將。
夏侯惇勇武不及典韋、許褚,統兵不如徐晃、張遼,治軍不如于禁、樂進,為何能得如此器重
不為別的,只因夏侯氏與曹氏關系密切。
有說曹操父親本來出身夏侯氏,后來過繼給了曹騰;有稱曹氏與夏侯氏時代聯姻,兩族之間血脈交融,不分彼此。
無論是哪種原因,都足以說明曹操與夏侯惇關系十分親密。
還有一些沒什么功勞,卻由于與曹操乃是鄉黨,早早就跟隨左右的將領,也是深得曹操器重。
曹操能夠如此,周琦自然也會如此。
族人與鄉黨,才是這個時代最忠于周琦之人,豈可辜負
此時江夏郡文有周旌,武有周泰。
周琦不求周承開疆拓土,建功立業,只需他能夠守住江夏這份基業即可。
江夏作為周琦攻取荊州的跳板,也只能交給自己完全信任之人。
更何況。
周琦還想要周承日后與江東士族聯姻,如果沒有身居高位,江東士族未必愿意嫁出嫡女。
此間種種,周琦多有計較,自不為外人所道也。
卻說正在組織首批族人搬遷的周旌,忽然接到了周琦的文書,令其快馬加鞭前往江夏郡赴任。
周旌在驚訝之余,也不由欣喜異常。
沛國周氏除了周琦以外,終于也出了一名兩千石封疆大吏。
周旌知曉江夏郡的重要性,不敢怠慢,星夜兼程前去赴任。
有了周琦的鼎力支持,周旌自然輕而易舉就坐上了江夏郡守的位置,卻是發現江夏百廢待興。
江夏郡位于長江中下游,乃是魚米之鄉,各種礦產、漁業、野生動物資源都非常豐富,應該非常富庶,人口眾多才對。
可是如今的江夏郡,登記在冊的人口剛剛達到二十萬,比永和五年還少了六萬多人。
按理來講,不應如此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