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將領面露難色,道“將士們得知對方領兵之人乃是徐晃,全都畏之如虎,士氣低迷。”
他壓低聲音說道“這幾日,城中不斷有逃兵出現,哪怕末將已經連殺數人,卻仍舊不能穩住人心。”
劉表聽到這里,心已經沉到了谷底。
看著劉表那難看的臉色,守城將領遲疑半晌,最終還是咬牙說道“如今城中士卒士氣低迷,若仍舊這樣下去,等到揚州大軍一至,漢壽恐怕難以保全。”
“黃忠將軍驍勇善戰,聞名荊州,深得士卒愛戴與信任。”
“使君若能啟用黃忠將軍,或能穩住軍心,守住漢壽”
劉表聽到黃忠之名,卻是臉色微沉,不發一語。
他此前已經對黃忠起了猜忌之心,雖然沒有罷免對方官職,卻只是給了黃忠一個閑職,根本沒有繼續讓黃忠領兵的打算。
劉表冷哼一聲,沒有說話,也沒有心情繼續看士氣低落的守城士卒,只能帶著荊州文武返回州牧府。
眼看火候已足,蒯越趁機繼續勸道“城中無論百姓還是士卒,此時都毫無戰心,若不盡早投降,等到漢壽城破那日,悔之晚矣。”
“住口”
劉表聞言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怒氣,對著蒯越厲聲喝道。
他死死盯著蒯越,道“吾為陛下守荊州,豈有不戰而降之理”
不過很快,劉表態度就軟了下來,道“茲事體大,我且作書與蔡瑁、黃祖,看看他們有什么想法。”
“為今之計,還是應該先商議一下,劉磐、霍峻所言,究竟哪個更有可行性。”
看到劉表發怒,蒯越知道自己有些操之過急了,不敢繼續勸說,隨后暗自想到“若果真使用霍峻之策,車騎將軍想要攻破漢壽,恐怕也非易事。”
念及于此,他當即說道“既然使君尚未下定決心,某亦不好再勸。”
“不過使君也看到了,城中軍民畏敵如虎,若不能改變現狀,漢壽早晚必被揚州兵馬所破。”
“以吾觀之,少將軍之策雖然略微冒險,卻也是鼓舞城中士氣的最快方法。”
“若能大勝一場,必能鼓舞人心。”
劉表卻遲疑道“話雖如此,然徐晃乃當世名將,絕非好相與之輩,想要勝他,恐怕不易。”
劉磐見蒯越贊成自己的觀點,不由大喜過望,道“叔父但請放心,此前侄兒輕敵,才誤中徐晃埋伏,大敗而歸。”
“若再讓我領兵出城與之交戰,縱然不勝,亦不會落敗,還請叔父放心。”
劉表思量半晌,終究還是下定決心,要讓劉磐出城與徐晃打上一仗。
否則等到周琦大軍至,可就真的再也沒有機會了。
“既如此,我命你率兩萬兵馬出城,讓張允率五千兵馬壓陣,文聘、霍峻率領剩余兵馬守城”
“此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當謹慎再三”
劉表算盤打得好,只要讓士兵們出去與徐晃打上一場,哪怕能夠維持不勝不敗的局面,也能消除城中士卒的畏懼之心,足以鼓舞士氣。
劉磐聞言大喜,就準備帶領兵馬出城。
“將軍且慢”
就在此時,一道聲音傳來,眾人視之,發現開口之人乃是霍峻。
劉磐見狀,不由臉色微沉,喝道“汝有何言”
霍峻自知劉表不會采納自己的策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道“黃漢升有萬夫莫當之勇,更是與少將軍曾經共守長沙,若非要出城與徐晃交戰,不妨帶上黃將軍。”
“有黃將軍在,必能振奮人心,可保萬無一失”
劉磐聞言,亦是有些心動。
他與黃忠共事許久,深知對方勇武,也不相信黃忠乃不忠之人。
未曾想,劉磐尚未說話,卻見劉表厲聲喝道“黃將軍另有重任,此次出城與徐晃交戰,只劉磐、張允二人即可”
劉表現在已經不太信任荊州世家大族,因此兩位領兵將領,都是自己可以信任之人。
劉磐自不用說,乃是劉表從子,關系幾乎與父子無異,絕對值得信任。
至于張允,或許很多人并不知道,乃是劉表外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