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并不擔心屬下抱團,只要各個派系不為了私利明爭暗斗,這種情況更有利于周琦的統治,也能起到良性的競爭。
更何況,周琦對于河北志在必得,未來北伐趙國的時候,這些河北降將所能起到的作用將會非常之大。
田豐與眾河北降將盡皆親切問候以后,也注意到了端坐在旁邊獨自飲酒的趙云,不由神情微動。
他拉著張郃、高覽二人,徑直走到了趙云身旁,略微有些醉意的說道“子龍亦為河北籍貫,何必在此獨酌且隨吾等一起痛飲吧”
面對田豐的熱情,趙云推辭不過,只得應允,不過與昔日的對手飲酒,才開始多少感覺有些不太習慣。
這些年,趙云一直留在襄陽守護阿斗。
對于趙云,周琦有著特殊的情感,自然是大加拉攏,哪怕比起歷史上曹操對待暫時投降的關羽,亦是不遑多讓。
趙云卻如同關羽那般,對于周琦的賞賜一概推遲不受,甚至很少參與楚國的種種事務,哪怕有了周琦的主動邀請,趙云也是能推就推。
他只想著默默守護在阿斗身旁,不愿辜負了劉備的情誼。
周琦見施恩毫無效果,卻也并不惱怒,反而在心中感嘆道“果然不愧是常山趙子龍,真乃忠義無雙也”
自那以后,周琦就改變了策略。
他不再對趙云進行物質上的封賞,反而給了趙云與阿斗很大的自由,并且允許他們到附近鄉間四處走動。
趙云本不想亂動,奈何阿斗年少喜好玩樂,再加上周琦幾個與阿斗年齡相仿兒子的慫恿,趙云拗不過阿斗,只得跟隨阿斗四處游玩。
在此過程中,趙云看到了襄陽百姓安居樂業的場景。
他想起了自己這些年跟隨劉備南征北戰,所見到的種種慘狀,也不免對周琦心生敬佩。
別看劉備素以仁義著稱,只是治國可不僅僅靠仁義能夠成事。
相比起劉備的仁義寬民,周琦所頒布種種略顯苛刻的政策,反而能夠起到更好的作用,可以讓普通百姓生活的更好。
劉備的寬仁,終究還是建立在在向世家大族妥協的基礎上。
有了妥協,好處自然大部分仍舊要落在世家大族身上,底層的百姓雖然也有受益,利益終究還是被瓜分了不少。
周琦卻是不同。
他有能力,有決心可以壓制世家大族,讓普通百姓能夠獲得真正的實惠,這才有了如今楚國的政通人和。
而且周琦麾下的人才,遠非劉備所能比擬,各種內政型人才不計其數,這些人也極大促進了楚國內部跨越式的發展。
趙云見識的越多,對于周琦就越發敬佩,對于劉備的未來反而感到憂心忡忡。
因為趙云知道,以楚國那龐大的國力,只要能夠穩穩當當的發展下去,未來真要北伐之際,必然會石破天驚。
彼時,只占據殘破南陽郡的劉備,如果不選擇投降,只會被楚國毫不留情的摧毀。
奈何在這種大勢之前,趙云什么也做不了。
張郃、高覽二人,早在界橋之戰的時候,都見識到了趙云的勇武,當他們達到了田豐的示意以后,當即也開始刻意結交趙云。
趙云雖說勇武非凡,可現如今無論名氣還是官職,都無法與張、高二人相提并論。
就連張郃與高覽都可以放下身段主動結交,趙云也并非不識好歹之人,也逐漸與兩人熟絡起來。
在此期間,周琦也是徹底拋下楚王的身份,挽起袖子與眾人喝成一團。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周琦已經有了些許醉意。
他攬著賈詡的肩膀,搖搖晃晃走到了田豐、沮授、趙云、張郃、高覽身旁,有些感慨的說道“孤起于微末,為報祖父之仇,未及弱冠便殺沛國相王吉于眾人之前。”
“萬幸有司隸校尉陽使君征辟孤為屬官,這才得以免罪,并且有幸結交到了天下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