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你不幫忙,哥哥也會分你一份功勞滴咱就是這麼仗義,甭謝我哈
然后,韓琦一面往上報計劃,一面命令軍隊出擊。
宋慶歷元年1041年二月,西夏李元昊率大軍十萬進攻渭州,韓琦派大將任福率戰兵兩萬前往迎擊。
本來嘛,西夏十萬軍隊只是個虛數,里面至少有三分之二是輔兵、民夫之類的玩意兒也可以說是民兵,真正的戰兵也就三四萬不過大部分是騎兵,而且大宋還是防守方,占有城池地利優勢。
任福這兩萬戰兵,在正常情況下擋住西夏人那是綽綽有余的。
只可惜,真正決定這支主力部隊的作戰方式的并不是統兵的大將,而是在后方拍腦瓜子的韓琦。
行前,韓琦向任福面授機宜,命令他們繞到夏軍背后,可戰則戰,不可戰則據險設伏,截其歸路。而且為了防止前線大將自作主張,韓琦還警告任福“如果違命,即使有功,也將定罪處斬。”
任福無法,只好率兵進發,一路按著韓琦的方略繞道,自鎮戎軍今寧夏固原經懷遠城進至捺龍川今西吉縣偏城東北,即將抵達得勝寨今西吉縣將臺北,過了得勝寨就是此番進軍的終點羊牧隆城今西吉縣興隆鎮西北。
此時二月十三日大軍前鋒探得鎮戎軍西路都巡檢常鼎等正與西夏軍戰于張義堡今固原縣張易以南,任福立刻揮兵助戰,擊敗了正在交戰中的西夏軍隊,斬首數千。
這個時候,任福的軍隊距離得勝寨只有不到里,距離羊牧隆城也不過四十余里。
作為前線統兵大將,任福此時如果選擇撤退,不管是在戰略還是戰術上都是一種勝利。
可是他又怎么敢撤退
韓琦臨行前可是說的明明白白你要是不按計劃走,就算打了勝仗回來我也得砍了你。
于是就有了史書上記載的任福貪功,輕兵急進。
早在大軍出發前,韓琦認為各堡壘相距才四十里,道路便利,輜重在近,自無后顧之憂。所以任福沒帶輜重糧草,他一邊分出一支兩千人左右的人馬去得勝寨領輜重糧草,一邊大部急進,于第二日二月十四日早晨趕到了羊牧隆城以東的好水川,然后被西夏大軍給圍住,打了一上午就嘎完了。
嗯史書載宋軍三日乏食,人困馬乏。
咱也不知道咋一上午餓成三天的。
這就是大宋朝三大慘敗之一的好水川之戰,包括任福在內的一十六員大將當場戰死,萬余精兵陣亡。
此戰結果出來后,關右震動,仁宗為之旰食。
這場戰敗的大部分屎盆子都扣在了統兵大將任福腦瓜子上,反正他已經死了,死人又不會反駁。
然后是作為一把手的大佬夏竦被追究責任撤職。
這廝干了一件惡心事兒,他在派人收拾戰死宋軍的尸體時,從任福的衣裳里面找到了韓琦囑誡諸將的公文,并把它給藏了起來,然后上表說戰敗的責任不在韓琦。
南宋洪邁在容齋隨筆四筆卷第十二的“夏英公好處”中寫道“英公夏竦此事賢矣,而后來士大夫未必知也,予是以表出之。”
這種士大夫相互幫著推卸責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嘴臉,在整個宋朝幾乎司空見慣,說來也是一大奇景。
于是作為這場戰爭失敗的罪魁禍首的韓琦,就落得一個用人不當的皮毛罪過調職他用。
悲劇的是,真正一點責任沒有的范仲淹也跟著吃了掛落,同韓琦一塊兒調職他用,突出了一個有難同當的小伙伴兒之誼。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