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宗澤的問題并非毫無解決的辦法。
正經來說,絕大部分鎮魔人因各自在祛魔過程中的定位不同,主要分作兩大類。
一類是依靠個人戰力和念祗與邪魔進行直接廝殺的武斗派,俗稱武卒或者銳士。如二狗的師傅陳同惡、師兄陳廣就屬于武卒。
另一類則是依靠知識、儀軌和靈能對邪魔進行技術性放逐,并為武斗派輔助的技巧派,俗稱方士或修士。靈機子乃至道家一脈皆屬于方士之流。
不過自兩漢以來,鎮魔人群體當中卻悄然崛起了一個新生的派系,他們通過研習人類先賢的經典,汲取其中蘊含的精神理念,然后與自身的道理相融合,再結合靈能的力量,衍化成了一種對大部分邪魔極具針對性的能力。
由于這個新生派系的鎮魔人多學儒家與法家先賢的典籍,故而常自稱儒法士,只是自兩晉南北朝之后,這一派系的鎮魔人出現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他們當中的男性成員數量極具萎縮,而女性儒法士則悄然崛起,尤其是科舉制的興起和發展,徹底將儒法士中男性成員的存續性攔腰斬斷。
唯有那些得不到科舉制恩惠的高知女性,卻撐起了儒法士鎮魔人的天空。
當然她們也不再稱自己為儒法士,而是以北魏時期最著名的女性鎮魔人花木蘭之名為代號,是為木蘭氏,其他鎮魔人則喜歡稱之為木蘭姬。
順便說一句,龐師娘就是一位木蘭姬。
不管是大宋還是以前的隋唐時期,女性基本上沒有正經做官的可能,當然武則天當政的那一段特殊時期請忽略掉。所以女性讀書的目的是比較純粹的,相比之下絕大多數男子讀書的目的就不那么純粹了。
那句勸學詩怎么說來著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古代先賢著述經典,目的是傳承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特么卻被子孫后代們當作功名富貴的敲門磚和踏腳石,滿腹的貪欲和功利。
你還想領悟先賢的精神,融匯成制約邪魔的偉力
想什么美事兒呢
甭說他人,便是宗澤這等真正的忠貞之士,因為讀書過程中的功利性,卻也沒有資格鑄就儒法士之偉力。
好在,雖然宗澤沒有資格,但他家的宗陳氏卻有成為木蘭姬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