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水滸傳中但凡出色的教頭都是槍棒教頭,如王進、林沖、欒廷玉等。
在韓五眼中,似陳珅這般人物非世家大戶不能出也,這樣的人練武自是不缺趁手的兵刃,他大概率不會熟稔長棒。
就算韓五猜錯了,他也不算虧。
剛才只一次交擊,韓五就已經發現陳珅的膂力絕不遜色于自己。
作為天生神力之人,韓五很清楚絕大部分力大無窮之人習武時的通病。
我用力氣就能贏你,何必再費心思去鉆研技巧呢!
只有那些心智堅毅,富有遠見和志向的超卓之輩才懂得兼容并蓄的道理。
恰巧韓五就是這樣的人物,他真的在武藝技巧方面下過苦功。
正因為韓五苦練過武藝,他才知曉內里的難處和痛苦。
韓五賭陳珅這個貌似高門子弟的家伙吃不得大苦,不曾深研技藝。
什么?萬一韓五兩次都猜錯了怎么辦?
當然是涼拌!
真碰上這樣的奇葩人物,韓五也只能認栽。
陳珅對韓五的小算計視而不見,只笑道:“既然韓五兄弟有此顧慮,在下倒也不為己甚!索性便與你耍上一耍子便是!只望你最后莫要耍賴撒潑!”
韓五大笑道:“大官人放心!俺韓某人自來言語,絕不失信也!”
兩廂言罷,二人卻又各自挑了一桿長棒,韓五仍是一桿棗木棒,而陳珅卻揀了一條白蠟桿在手,便自對門擺開架勢,便自斗得起來。
棗木棒是硬棒,韓五使開,恰是大開大合,進退如柱,兇猛非常。
而白蠟桿卻是軟棒,其質地韌且富有彈性,陳珅只耍將開來,那棒卻似一條靈蛟神蟒,蜿蜒盤旋幾如繞指柔一般曲直自如。
這卻是陳珅的槍法已經從一味的追求極速,逐漸往更高的層次趨近。
往常陳珅一直用的快槍之術,雖然戰績不俗,但真要論起來,他這槍法其實并不算得多么高深。
便是陳珅以快槍勝得別人,靠的就是以更多的攻擊次數覆蓋對方的防守節奏,主打的就是一個量大管飽。
而這般就導致陳珅在戰斗過程中所耗費的氣力,遠遠超出對手數倍甚至十余倍。
要不是他有特殊天賦傍身,“三秒鐘真男人”怕才是陳珅最真實的寫照了。
很顯然,這種以本壓人的戰法的效率比并不怎么高。
便是陳珅自己也有些思慮。
而陳珅對自己槍法的進階方向也有些想法,那就是在保持快槍的基礎上,提升槍法的有效攻擊。
若我的快槍一擊就能殺死敵人,又何必多浪費無用的氣力呢!
至于陳珅如何提升槍法,那就要用到道家中的剛柔之說了。
陳珅的無敵快槍,可算是剛之力的一種。
而他要提升快槍的效率,就要提升槍法的攻擊準確度,說白了就是要控制每一槍出擊的力量和角度。
這種對槍法的掌控,可算是柔之力的體現。
這種柔之力的較高境界,可喚作入微也。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