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說著話,就將手中的那壺酒往墳前倒下一半,然后院長也自顧自喝了口酒,笑著說道“天底下哪里有你這種和尚,喝酒吃肉什么都做,就是不參禪念經。”
說完這句話,院長緊接著又自顧自說道“不過既然是你倒也不奇怪了,畢竟你從來都是個膽大包天的和尚。第一次見到陛下就敢說想要送他一頂白帽子,得虧陛下也是個膽量過人的,要是換做旁人,你這家伙,只怕是當時就被送到大牢里去了,可你和尚既然出自那座古剎,修行有成,怎么又會死得這么早”
院長言語之間的那個和尚不是旁人,正是輔助大梁皇帝打贏那場大戰的黑衣和尚,他出自鹿鳴寺,可早早便離開了鹿鳴寺,游歷世間,而后來到神都,見到了還是皇子的大梁皇帝,之后便好似毫無理由地認定了這位大梁的四皇子才是未來的大梁皇帝,之后的日子便盡心竭力為大梁皇帝謀劃,雖說在先太子病故之后,大梁皇帝未能如愿成為太子,可他仍舊不放棄,最后也是得償所愿,讓如今的大梁皇帝坐上了皇位,只是他并未活了太久,在數年后便坐化于這座山中,大梁皇帝按著他生前遺愿,不立碑,不大辦葬禮,因此最后也沒有多少人知曉,這位被稱為黑衣國師的和尚最后是被埋葬在此處的。
既然沒有太多人知道他的埋骨之地,那么這些年會在他的忌日來祭奠他的,自然也不多。
院長是其中之一。
當年這位黑衣和尚還活著的時候,他們常常手談,兩人雖然一儒一佛,但卻沒有什么隔閡,好些次論道都并未有過不歡而散的局面,兩人是真正的好友,超越門戶之別,因此院長才會掛念這個和尚那么多年。
“你走之后,整個大梁朝,就真找不出一個和我旗鼓相當的對手了,之后每次手談大殺四方的時候,都懷念你這老和尚,要是有你在,我何曾在棋盤上如此寂寞”
院長小口喝酒,絮叨開口,時有臟話從這位天下讀書人的領袖口里吐出來,若是被別的讀書人聽到,只怕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最為敬愛的院長大人,竟然也會有如今這副面孔。
很快,半壺酒水就要見底,院長忽然輕聲問道“老和尚,都說你前知八百載,后知八百載,你活著的時候,可否推算過我大梁國運到底如何”
向死人發問,怎么來看,都是無比荒唐的事情,尤其是一個已經死了很多年的人。
自然沒有得到答案的院長有些失落,搖了搖頭之后,這位院長才緩緩起身,有些感慨道“最可惜的事情,大概還是你這老和尚沒個學生,不過依著你這老和尚的脾氣,大概也嫌學生麻煩,畢竟你這老和尚,向來是獨來獨往,無牽無掛。”
說完這句話,喝完最后一口酒,院長站起身,緩步離開,至于那個酒壺,也就隨手丟在山間了。
等到院長下山之后,一道高大身影在林中出現,正是大梁皇帝。
這位大梁朝的皇帝陛下緩步來到土包前,手中也是提著一壺酒,顯然他和院長一樣,也是來祭奠自己這位老友的。只是和院長隨意在街邊賣的酒不同,大梁皇帝手中那壺酒是實打實的佳釀,釀造時間已經超過了百年,是皇室秘藏,平日里幾乎不會拿出來,也只是在之前大將軍歸老之前,才賜給這位功勛卓著的大將軍幾壺而已。
可如今,大梁皇帝提著這壺酒,毫不客氣地將一壺酒全部都倒在了土包上。
這位大梁皇帝對美酒也好,美人也罷,都沒有什么興趣,因此眼中沒有任何情緒。
一壺酒倒完,大梁皇帝隨手丟了酒壺,然后就這么站在這個土包前,沉默了很久。
他是一代雄主,但身上同樣也有著洗不干凈的罪名,奪了自己侄子的江山,不管是因為何種原因,在后世也肯定會遭受無數非議,在他傳奇的人生里,知己少,朋友也少,能說知心話的,大概也就那么寥寥幾人,只是很可惜,那寥寥幾人,幾乎都歸去了。
站在這位注定在史冊上會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國師墳前,大梁皇帝緩緩開口說道“朕去過漠北了,如你所說,妖帝并非不可戰勝,漠北也并非不可收復,只是還要多久,朕無法確定。”
說完這句話,大梁皇帝再次沉默地看著眼前的小土包,他知道注定不會有人回答他,但他還是在等一個答案。
不知道過了多久,大梁皇帝再次說道“朕有時候看不清很多問題,若是你還活著,大概就能告訴朕該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