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唐國最受寵愛的四公主,方才來到了書院,坐于唐王左下位置,以示恩寵。
而李漁與王后娘娘之間,更是母慈女孝,史官對于今日之景,也是一一記下。
御史臺的御史們,瞪大了眼睛,想要找出滿堂朱紫們的過錯,好告上一狀。
雖然身著青袍,可給個朱紫都不換啊
書院入試考,共考試六門,禮科、樂科、射科、御科、書科、數科。
共學子七百余人,取其中二百余人,余者皆不錄取。
因今日天氣晴朗,故而入試六門,第一門考試,于書院前坪的草甸之上覺醒。
七百余桌案,前后各間距半丈有余,書院的教習們,開始分發試卷。
書院的教習們,往來于桌案之間,一一分發筆墨紙硯。
今日書院開考,注定要在唐國的史冊之中,留下濃重的一筆。
陳玄坐于矮凳子之上,看著卷面之上,唯一的一道題目。
曾幾何時,陳玄從書上的故事中,見到過那一道題,夫子究竟飲了幾壺酒,斬了多少斤桃花。
“題目并不難,可要的真的只是一個答案嗎”
這一道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真的有些二,二就是二,不是兩。
陳玄淡然一笑,提筆寫道“那年春,夫子周游,路遇桃山,飲了一壺酒,砍了滿山桃樹。”
“滿山桃樹不在,桃花嫣能存焉”
“桃樹滾落,砸死了滿山人。”
裝酒的壺只有一個,自然只能是一壺酒,而不是二壺酒。
況且夫子不僅砍了滿山桃樹,還砍了滿山人。
陳玄停筆交卷,繼續下一項的考試,教習們雖面帶疑惑,還是收掉了陳玄的試卷。
在陳玄交卷后不久,寧缺也是交上來自己的試卷,一張很二的試卷。
其他的學子,有的抓耳撓腮,有的冥思苦想,有的則是智珠在握。
其中不乏一些,年紀輕輕就已然,有了偌大的名聲的天才。
這時一輛牛車駛入了書院,坐在看臺上的陛下聞風而動,領著王后娘娘,以及四公主李漁快步,朝著牛車走去。
老黃牛叫嚷了幾聲,宣示了自己的存在。
朱紫們自然不敢怠慢,誰都知道書院的分量,更清楚夫子的分量。
一眾朱紫著急忙荒的樣子,也是引得正在考試的學子舉目四顧。
教習們,連忙維持秩序,以讓考試順利的進行。
拿著兩份試卷的教習,也是走向了夫子的牛車,知道標準答案的教習。
自然知道這兩份試卷,與標準答案,有著很大的差別。
但奈何其中有一位名頭響亮的道人,自然只能先征求下夫子的意見。
畢竟這試卷,本就要送到舊書樓,交由三先生批閱。
見禮之后,朱紫們很有眼色的自行離去,不敢再待在牛車旁,打擾夫子與陛下。
教習匆匆趕來,將手中的兩份試卷,交給了大先生。
“大先生,有兩位學子提前交卷,答案頗有些意思,我實在是不知該如何評斷。”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