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樓,三樓內。
余簾目光變冷,陳玄的這一句非恒也,著實是讓人難以辯勝。
昔年她亦曾通讀佛道經文,亦是知曉其中玄妙,當然西陵那些似是而非,用來忽悠人的教典,則不在其中。
這一句非恒也,著實用得精妙,換做以前她會用拳頭,讓陳玄知曉誰的拳頭大。
可現在余簾伏案,素手捏著狼毫,抄寫著簪花小楷,看上去頗有幾分寧靜。
陳玄亦是穿行于書架之間,翻看著書院歷經千百年來,收藏的修行典籍。
其中不乏一些,消失于歷史中的流派,以及某些隨著歲月所消逝的隱秘。
舊書樓,一樓為游記,山川地貌之變更,多為文人墨客所做。
其中亦有修行者,將法門改頭換面,記錄于書頁間,可憑機緣尋之。
舊書樓,二樓為武道,已經一些粗淺的修行功法,最適合初入書院的弟子。
但以修行者的手段著書,剛入書院的弟子觀之,久了自然得暈倒當場。
舊書樓,三樓為各家宗派修行法門,其涉獵之廣,有囊括人世間之意。
若非夫子橫壓當世,人世間諸多修行宗派,豈能善罷甘休
一卷卷修行功法被陳玄所翻閱,識神暫且退卻,元神顯現于泥丸宮內,如夢亦如幻。
人身生而有元神,可隨著接觸人間紅塵滾滾后,識神占據了主導。
所以修行就是修心,修的就是掌控識神,也就是所謂的“心猿難定”
祖竅元神,若能掌識神之念頭變化,已然是修得個真,可稱個真人。
真人仍舊是人,非是山上之人,非仙也
陳玄摩梭著泛黃的書頁,平靜的說道“道祖曾言,今日渡我一渡,來日我當渡此界一渡。”
“天若有情天易老,然天地所以能長且久也,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天地運行不休,不為自身而存,所以天長地久,此為自然也。
而昊天假托冥王之手,發動永夜是以其因自身之愿,故背道而行,背自然而行。
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實為天道有大仁也
所在天道大老爺,怎么會管一個芻狗的抱怨,何以怨天也
因天子矣,天子自認為上天之子,天子不仁是真不仁,而非大仁。
罵天子者為大逆,夷滅三族矣,而罵老天爺無罪,這便是升斗小民的智慧。
慕然間陳玄微微一笑,合上了這卷修行劍道法門的書籍,說道“此界,當以道德渡之,當有黃天,代之”
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禮,那不是禮,那是行以霸,而威壓天下。
人道善惡,唯有自然之罰,方可昭示天道昭昭,黃天之下依道,遵德而行。
另當有陰司,行以重罰,以昭自然之理。
人道善惡應有天道黃天懲戒,地道陰司罰之,若能以此渡此界,他當八景留名矣。
不多時已然是夜色深沉,余簾依舊在抄寫著簪花小楷,那道凌厲的目光,仍舊停留在陳玄身上。
“已經過了七個時辰,這陳玄的念力,莫非不會枯竭不成”
余簾看著仍舊不顯疲態的陳玄,不由得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