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中來了位西陵神殿的大人物,引動了長安城的風平浪靜。
出人意料的是,這位名滿人世間的西陵光明之子。
既沒有去南門拜會,西陵的兩位大神官,也未曾去書院看看。
而是指引手下在長安城中宣揚,要與太平道陳玄辯難的消息,一時間長安城都熱鬧了起來,唐國百姓,尤擅看熱鬧。
昔年曾有唐國百姓,看熱鬧把小命,給丟了的傳聞。
雖是傳記中的虛假故事,可亦說明唐國百姓,喜看熱鬧的情況。
辯難,并不是唐國百姓,關注的重點。
唐人不擅辯難,但擅鐵騎,燕人倒是擅辯難,可燕國被唐國的鐵騎,打得連東西南北,都已然分不清楚。
冷冷清清的雁鳴湖,凄凄慘慘的雁鳴山,也變得熱鬧了起來。
某些好事的唐國百姓,仗著七大姑八大姨,在朝堂上的關系,行事想來無所顧忌。
平日里這些人出去了,普通的百姓們,大多說句豪爽,可實際上就是蠻橫無禮。
雁鳴湖上的那隊鴛鴦,不知躲到了何處,湖水中的游魚,也是不時躍出水面。
長安府衙門的三班衙役,來回之間跑斷了腿,哪一邊都得罪不得啊
雁鳴湖畔紛紛擾擾,更有甚者夜宿馬車之中,也要一觀西陵神殿光明之子,與太平道陳玄辯難的名場面。
這等場面足以載入青史中,流傳于后世千百載
礙于某些緣故,巡城的金吾衛軍卒,這一刻仿佛消失了一樣,不見絲毫蹤影。
但好在長安府尹上官揚羽,逮了幾個刺頭,索了幾百兩金子之后,好事的唐國不普通百姓,才稍作收斂。
這座陳府,原先可是叫雁鳴別院,四公主殿下的府邸
陳府門房則是明火執杖的站在門外,就等著有不開眼的撞到他的刀上。
他也好去長安府的大牢中坐一坐,好了卻了這一份差事,這陳府門房的活計,哪位兄弟愿意接替他,就趕緊的過來吧
可這些不怎么普通的唐國百姓,好似認準一般,只在雁鳴湖,雁鳴山附近晃悠。
倒無幾人敢于上前,若是有人上前,那位長安府尹上官大人,估摸著會極為開懷。
陳府內,青荷神色如常的跟仆婦們打掃著庭院,從荒原歸來的時候,什么大場面她沒有見過,如今這般下作手段,只是小場面。
就是不知道,陳先生該如何應對
臨湖的另一側廊道間,陳玄與葉紅魚相對而坐手談。
葉紅魚眉頭微蹙,言道“神殿的光明之子,燕國的二皇子隆慶,是個自負之人。”
“其人幼年遭唐國鐵騎追殺,后游學于諸多,于爛柯辯難,而名動人世間。”
“在之后的日子,隆慶便來到了西陵神殿,入了天諭院修行,入天諭院一年,便為班首。”
陳玄手捏黑子,將其放入天元位,而后點頭道“善辯難,喜于經文中,找出某些規律,而駁斥他人,這非是論道,更非辯難,而是明經也。”
“西陵的光明之子,燕國的皇子,于這人世間,也是身份尊崇,倒是比王景略強了不少,只是人在家中做,辯難從神殿來。”
“胸中也的確積攢了些許怒火,我這個書院七科甲上,雖早已言明不去參與二層樓,可總有人,不放心啊”
一破落燕國的二皇子,神殿的一個二司座,如何能調動這長安城中,那些身份不普通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