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依唐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否
書院前院,已是亂作一團。
長安府尹上官揚羽,刑部員外郎孫旬,五城兵馬司東城指揮使顏肅安,大理寺少卿吳忱。
身著官袍,其中刑部侍郎,手持大唐律例,走在長安府尹左后方。
今日之事,已然涉及書院,可主事之人,卻是這位其貌不揚,甚至是不怎么好看的長安府尹上官揚羽。
五城兵馬司的軍卒明火執杖,天樞處的文書,腰懸寶劍怒氣騰騰。
苦主家屬亦是抬著棺材,放置于書院門牌樓外,披麻戴孝者眾多,卻不曾入書院半分。
有著大理寺、刑部,長安府尹的公文,又有刑部侍郎,持大唐律例而行。
上護軍、龍武軍、金吾衛,皆是放行,唯有羽林軍,將其攔下
羽林軍明火執杖,長安府衙內的三班衙役,自然是被嚇得不輕。
上官揚羽那雙三角眼內精光不斷,早已是做了決斷,他這個長安府尹,做得實屬窩囊。
親王府、四公主府、鎮北大將軍,顏瑟大師,皆來威壓,他已然是避無可避。
“陛下有令,閑雜人等,今日不得入書院”
羽林軍校尉常思威,一揮手攔住了,正欲前往書院內的一行人。
橫刀出鞘,羽箭上弦,儼然是待發之狀,一個不好他們都要被射成刺猬。
上官揚羽嘿嘿一笑,說道“敢問校尉,依唐律,天子犯法,可與庶民同罪乎”
他豁出去了,一昧的退避,只能是被人逼到絕路上。
他出身貧寒,千里做官,亦只為求財,那今日于此盛事,他便求一個名
太史令就在那座大山之下,史筆如鉤的太史令,王焉敢殺之。
身披甲胄的羽林軍校尉常思威,神色如常道“依唐律,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可今日書院后山之下,皆是我唐國文武、諸國使節、書院弟子、修行宗派的修行者,何來案犯
上官大人如此興師動眾,沖擊羽林軍,難道就不怕丟了官嗎”
長安府尹也算是,這長安城中一笑料了,平日里素來愛惜羽毛,卻又吝嗇貪財。
只是不知今日,為何敢于如此蠻橫,舉重沖擊羽林軍
上官揚羽冷哼道“常思威,常三,魚龍幫老三,春風亭一事,羽林軍沒把你清退出去,算是給足了朝小樹的面子。”
“今查書院弟子寧缺,涉及鐵匠陳子賢、督察院御史張貽琦、臨湖小筑茶師顏肅卿三人之死。”
“另有戶部員外郎,涉及雁鳴湖畔,雁鳴別院,刺殺書院學子一事。”
“長安府尹上官揚羽,攜刑部員外郎孫旬,大理寺少卿吳忱,前來書院捉拿案犯,依唐律而行,常三你最好想清楚再作回答。”
幼年給豪強家中放牛,便覺得讀書苦讀,應有一番大抱負。
可真正坐在這個位子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皆是掣肘,何以施為。
今日當死則死,亦可留名于青史,若能不死自是最好,流放嶺南郡觀山賞水罷了。
鐵心護衛在上官揚羽身側,眉眼間的憂慮,自大人出門的時候,就沒有散過。
長安城的百姓,或是官員,皆言他們這位府尹大人,比鹵水點的豆腐還要軟。
今日居然硬氣了一回,可來書院拿人,只怕他們這位府尹大人,也得去長安府的大牢走上一遭,說不定還得去,菜市口走一遭,人頭滿地打滾,才算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