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當年種下它的佛祖一般,佛祖尚且寂滅,那么梨樹如今,也該死去了。
待到梨樹葉子落盡之時,便是梨樹的死期,那一刻青梨,也將腐朽,無有任何作用。
莫山山點頭道“傳聞中那顆青梨的確有如此玄妙之功,聽聞一百七十余年間,南晉曾爆發了一場瘟疫,那時的爛柯寺主持。”
“帶著青梨下山,將一顆青梨樹,投入水井中,患病百姓飲了井水后,方才痊愈。”
“此為大功德,因爛柯寺常用青梨,拯救人世間的百姓,故爛柯寺的聲明,才越發的盛大。”
這些事情在南晉的縣志、府志內,均有記載,皆是有跡可循之事。
葉紅魚眉宇間的憂慮,久久不曾散去,她說道“可除非是危機蒼生之事,否則瓦山爛柯寺,還不會為了寧缺一人,而壞了規矩。”
“無規矩,不成方圓,這亦是書院所倡導的道理。”
“而且桑桑畢竟只是,神殿未來的光明神座,柯一旦桑桑歸去,那么神殿光明神座的即位傳承,將會以天諭預言的方式來選擇。”
神殿未來的光明大神官,并非是非桑桑不可,只是從傳承來講,桑桑為前任光明大神官衛光明的傳人,最為正規正式罷了。
可一旦神殿以天諭預言的方式,開啟光明神座的歸座之路,一旦等選出來的人,真正的坐上了那個位置,那么光明大神官的威嚴,亦無人會去動搖。
是故,寧缺想讓神殿拿出來通天丸救人,根本就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據她所知,最后一粒通天丸,早就進了隆慶的肚子,那個叛徒居然,敢叛出桃山,還真是三秋不見,長了好大的本事。
陳玄平靜的說道“所以救與不救,皆在岐山大師一年之間,為了保存藥效,青梨如今還待在梨樹上,可并非是現在摘下來,青梨就會無用,否則青梨救治,遭受了瘟疫的百姓,豈非成了無稽之談。”
“儒家常言,君子不救,圣人當仁不讓”
“講的是君子當有惻隱之心,可若是因救人,而喪命卻是可不救,而圣人不同,圣人堅守己道,為道而救,是故當仁不讓。”
“求仁而得仁”
若是圣人那般的人物,端得當是當仁不讓,可人在天地間,皆有各自的心思,如何能做到圣人那般的境界呢
若是真的到了圣人那般境界,也就不會糾結于,君子不救,圣人當仁不讓的言論。
葉紅魚問道“那陳道友,可有相救之法”
陳玄大笑道“道癡,君子不救,吾就救得嗎”
若是個普通人,求到他這里,若是能救,自然要相救,可唯獨這位桑桑,他卻是救不得。
此間承負,他扛不住,也無需去扛,君子不救,道亦有不救。
“君子不救”
葉紅魚呢喃著這句話,她還想再問些什么,可再看向那石坪下時,陳玄與莫山山的身影,早已消失得了無蹤影。
莫非有無距之能,便可為所欲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