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春秋之亂,人世間疫,世外之靜
人世間,時間很快便邁入了,唐天啟十八年
秋收冬藏已過,蟄伏了許久的疫病,亦是重新,沖出了大自然的樊籠。
于人世間肆虐開來,雖有心懷蒼生的大德,賣力的奔走四方。
可,他們仍舊是,低估了人世間諸國,那滿朝的朱紫,心中存在的僥幸。
只要事情不在自己任期內,鬧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那么自然不算壞事。
況且,大不了直接撂挑子不干,難道國君會為了,那些一錢漢,去殺一位世家子弟嗎
于是,在天啟十八年春的人世間,早已是白骨露于野,民皆易子相食
唯一還能保持軍力的唐國,自然不會放棄這個好機會,出青峽入南晉,唐國兵鋒直指,南晉的都城
大有,一戰定乾坤,覆滅南晉的意思。
南晉雖頻頻向神殿求援,可如今的西陵神殿,亦是江河日下。
在南海大神官躋身神殿掌教之位后,肆意對神殿神官,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美其名曰,撥亂反正。
這直接導致了,大量神官遠走他鄉,投奔了正在如火如荼般傳道的葉蘇手下。
意圖,用葉蘇所傳的教派,來抗衡那位坐上了,掌教之位的南海大神官。
在那位南海大神官的鼓搗下,西陵神殿在人世間的威嚴,已然是難以維系
桃山后山,知守觀內
中年道人看向了神殿的方向,說道“師兄,南海那位,自上位以來,已將神殿折騰得不輕,在這樣下去,恐神殿會分崩離析。”
知守觀屹立于神殿之上,這是數千年來的定律,如今神殿將要分崩離析,那么知守觀還會遠嗎
陳某平淡的說道“我想要的正是要神殿,分崩離析,而后歸于平靜。”
“西陵神殿之所以存在,只是因為祖師,在喚醒了那位神靈之后,需要傳播信仰。”
“但是知守觀,卻又不能直接插手,因為自始至終祖師都知道,那位神靈終究會離去。”
“所以才有了西陵神殿,西陵神殿也才會,成為昊天在人世間的代言人。”
“可是,那位神靈,舍棄了一切,只為超脫而去,那么神殿自然沒有了,存在的必要。”
“知守觀,守的從來都是,人世間運行的規則,神殿自然不當,繼續存在。”
“只是南海大神官,卻是一頭鉆進了,葉紅魚的圈套之內,沾沾自喜的登上了神殿掌教的位子。”
“今后,知守觀,或許只是,一方普普通通的小道觀。”
隨著天、地、人三界的逐漸成型,加上神律昭昭的監管,又有太平黃天巡查,那么人世間自然會安寧許多。
人世間信仰意識的集合體,自然也不會再,有著能夠撼動天地,來摧毀人世間的能力了。
這也是為什么,需要如此嚴苛的神律的原因所在。
就是為了防止,某一位神靈,有了凡心,想要幫助自己的家人后代
人世間信仰意識的集合體,如果沒有神靈去承載,那么自會有天地去承載。
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此種撼動之下,那么人世間有傾覆之險。
所以,才需要讓諸多神靈,去承載人世間的信仰,只是這樣的方法,真的能夠讓人世間,避免某些,因人世間信仰意識集合體,所造成的災難嗎
中年道人沉聲,問道“師兄,那么書院后山,十三先生的妻子,桑桑呢”
“眾所周知,桑桑就是昊天神嗎”
“若是,真正的昊天神,超脫而去,那么那位桑桑,又該是何許人也呢”
“我一直在思考,那位桑桑,究竟是人,還是神靈”
他想不通這個問題,從桑桑昔日展露的神跡來看,那位桑桑無論怎么看,都是那位昊天神,而非是人世間的一個人。
陳某平靜回答道“那只不過是一件器物罷了,如果桑桑是那位昊天神,那么超脫而去的那位神靈,又該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