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是敢于說出,戶部有糧,可供給北椋,那么被抄家的就該是他了。
“王尚書,無論是常平倉,永安倉,還是奮武倉內的糧,皆有定數”
“是離陽百姓,兩遼邊軍的衣食所系”
“既然早有預算,那么便不可輕易而動,否則就是寅吃卯糧,那么卯糧吃完了,又該吃什么呢”
“況,北椋王府,里七外四,絲毫不遜色于皇城,北椋世子,逛青樓,一擲千金。”
“朝廷撥給北椋的糧餉,究竟去了何處應徹查才是。”
“陛下,臣以為,一石糧草,也不得入北椋”
位居文臣班列最末尾的位置,晉蘭亭從班列中走出,中氣十足的說道。
砍桃樹、殺大鵝,還跟他夫人、小妾,促膝長談
無論北椋王世子,是否同他夫人、小妾之間發生過什么都不重要了。
因為在他人看來,北椋王世子跟他的夫人小妾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身為一方諸侯,威逼下臣,強邀下臣夫人做賠,這也算是有恩
晉蘭亭之言可謂是讓整個太和殿內,一片嘩然,那些痛恨北椋王府的官員們,也沒有想到,這樣一個微末小官,居然如此的頭鐵。
難道不知道,那北椋王徐驍,正在進京的路上嗎
而那位舊楚的官員們,本就對徐驍不滿,在聽聞江水郎遭北椋迫害,大楚公主在北椋王府內,為奴為婢之后,沒有在這個大災之年,落井下石已經算是不錯了。
“臣也認為,朝廷的糧,不應入北椋,北椋王府富可敵國,百萬石糧草入了北椋,又又多少災民,能夠拿到朝廷的賑災糧呢”
“又有多少糧草,會被北椋的將門,貪墨呢”
“刑部,素有狀告,北椋諸多將門子弟,為虎作倀,做惡的狀子。”
“為天下百姓計,臣以為應派遣賑災使,親自押送糧草,前往賑災”
“有二十萬石足矣”
御史大夫看著那些心向北涼的官員,面色不善的說道。
北椋的百姓是人,離陽的百姓就不是人了嗎
如今是災荒之年,北椋那窮地方,卻有著富可敵國的北椋王府。
況且就算是撥了賑災糧,北椋三州之地的百姓,也不會感激朝廷,他們只會感激北椋王府。
要朝廷拿著自己的糧,去替北椋籠絡人心,這天下有這樣的好事嗎
“臣也認為,一石糧草也不該入北椋,否則離陽百姓,會戳咱們的脊梁骨啊”
“臣以為,北椋僭越,殘暴無道,若是前去賑災的大人們,被北椋誅殺,豈不是使得朝廷喪失肱骨,臣以為讓,北椋自己掏錢購買民間的糧即可”
一時間太和殿內,朝廷的官員們,可謂是對北椋,窮追猛打,大有今天不把北椋王府給扳倒,就勢不罷休的節奏。
見群臣爭論不休,尚書令張巨鹿說道“陛下,臣以為,北椋的百姓,亦是離陽百姓,賑災糧應當撥一點,否則北椋不穩,那么北莽必將會,蠢蠢欲動。”
“三十萬石糧,可先走常平倉,入北椋,安撫北椋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