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洪洗象乘鶴至北椋,真武不復真武身,真人降天罰
夜幕當空而起,武當山小蓮花峰上,那座竹樓內的燈火已然熄滅。
整座武當山,亦是隨著夜幕,陷入了沉寂之中,唯有那天柱峰上,卻是燈火通明。
那座太真宮內,與那新任北椋王徐鳳年,有著三兩分相似的,真武大帝之象,此刻卻是生出了諸般的裂痕。
裂痕自真武大帝象的足下而起,一直蔓延至其上丹田處
武當山宋知命,看著這離奇的一幕,不由得響起了,小師弟方才所言之世,他有些難以置信的說道“王師兄,武當山終見真武,那新任的北椋王,便是天上的真武大帝轉世。”
昔日,還未曾是北椋王的北椋世子徐鳳年,就有著其是真武大帝的轉世。
只是那個時候,很多人也只是懷疑,哪怕是他們,也不敢輕易的斷定,徐鳳年就是真武轉世,而如今那徐鳳年,請來了真武法身。
那么自然可以斷言,新任的北椋王徐鳳年,就是那天上的真武大帝轉世。
只是真武塑像出現如此之多的裂痕,又意味著什么呢
他不敢去想,也不敢說出來啊
武當掌教王重樓,亦是在隨后,來到了這太真宮內,他看著那真武塑像,手中掐指一段,點燃了三柱清香,后站在原地,靜靜的看著那清香裊裊之氣。
許久之后,王重樓轉身,背對著那尊真武塑像,遠望夜幕,說道“北椋王請來了真武法身,真武法身受到天道壓制。”
“按照陳玄的說法,真武大帝只是一尊業位,那么便說明,真武業位同徐鳳年,最后的牽扯就要沒了呀”
“真武不再復真武啊”
椋莽之戰,隨著那年天上仙人如雨落人世間之后,在那些北莽仙人,不計損耗的幫助下,北莽的江湖武夫,可以說是節節攀升。
而北椋三州之地,古往今來,又有幾分飛升,又有幾人會對著,這貧瘠的北椋三州,抱有什么情感呢
武當劍癡王小屏,手持長劍,沉默的說道“師兄,您的意思是,真武大帝隕落了”
武當山供奉真武,五百載有余,本以為終于要見真武了,沒想到卻是如此結果。
一聲比一聲重的嘆息,從宋知命口中吐出,他說道“或許,還有挽回的機會,小師弟已然前去相救,或許徐鳳年,能夠重歸真武神位。”
可是這話已說出口后,就連他也不怎么詳細,徐鳳年是真武大帝轉世,而春秋魔頭徐驍,是徐鳳年的親爹。
無論怎么看,這人世間的人們,都不會接受,這樣的真武大帝轉世。
莫非這就是,眾生的意愿嗎
王重樓搖頭道“難、難、難,一切自有天數定論,非是我等,能夠決斷之事。”
比如說那封神榜,比如說那天上如雨一般落人世間的謫仙人,皆非他們能夠決斷之事。
當今之事,唯有守著這武當山,此能夠對得起,祖師當年創建,五百載武當山之基業
隨著幾聲清脆的響聲,太真宮內這一尊真武大帝象的面部,所涂的顏料,已然散盡。
真武大帝象,沒有了面容,正合真武之業位。
這一任,真武大帝,終究還是,沒有能夠,重歸真武之位
北椋,幽州,葫蘆口外
夜幕之下,大戰未曾停歇。
這一戰北椋軍卒死傷慘重,北莽的江湖武夫,亦是死傷慘重。
北椋王徐鳳年,三請真武法身,降臨此方人世間,讓北莽軍神,依然是天人大長生之境界的拓跋菩薩,難以招架。
北莽棋劍樂府的府主,劍氣近黃青,在那真武法身的殺伐之下,已然失去了自己的右臂。
失去了,那握住手中的劍的右臂
反觀那,北椋王徐鳳年,亦是不好受嗎,滿頭白發狂舞,宛若狂魔一般。
在北椋王徐鳳年身后的那一尊真武大帝法身,依然是越發的淡薄,只是卻怎么也不愿意離開。
似乎,還在對那徐鳳年,念念不忘,這便是上一任真武大帝的最后執念樂。
拓跋菩薩在斬殺了,圍攻而來的數十鐵騎之后,手持戰刀以洶涌之勢,沖入了那被北椋鐵騎護住的陣中。
意在斬殺,這位剛剛繼承樂,北椋王位不足一年的年輕藩王。
今天死的人已經夠夠多了,北莽十余位,指玄境界的江湖武夫,死在了那真武法身之下。
劍氣近黃青,亦是戰力大減弱,已無與那徐鳳年,一戰的戰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