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時遲那時快,北椋鐵騎再次沖陣,意在用鐵騎之命,換徐鳳年之命。
在北椋軍陣之內的兩千余鐵騎,竟是沖出,朝著那拓跋菩薩,以及那北莽最后的幾位,江湖武夫殺去。
馬蹄聲脆,聲聲催人死
遠處山丘之上,竟是同樣響起了馬蹄聲,北莽種檀率領的三萬精騎到了。
這才是北莽,太平令在得知了,那天上仙人如雨落人間之后,為北椋王徐鳳年,布置的殺機。
此戰,北莽共出動了,四路人馬,而種檀就是最后一路。
“擒殺北椋王者,賞萬金,賜爵萬戶侯”
隨著北莽第四路大軍主將,種檀的這一聲高喝。
三萬北莽精銳騎兵,沖陣而來。
那剛開始加速的北椋兩千騎,頃刻之間,便陷入了,北莽精騎的陣中。
北莽三州之地,終究是比不上,北莽的一國之力q
李義山亦是面帶駭然之情,看著遠處,說道“不應該啊”
只是,戰場之上,金戈鐵馬,血灑疆場,已然是無人,回應春秋毒士李義山,這聲不應該了。
雖說,北椋王徐鳳年,為真武轉世,克身邊親人之氣運。
可反過來,若沒有真武轉世的氣運,恐怕那屠了春秋上百人,只多不少的上一任北椋王徐驍,早就死了呀
屠城本就有傷天合,自古以來,能破城而不屠城者,便可稱之為名將。
這也是為什么,所謂的北椋軍,在春秋國戰之時,能夠如此悍勇的原因。
破了城,就能搶糧、搶娘們、搶銀子,每逢攻城皆是如此。
如此,士氣,軍心,又怎能不旺盛呢
可是如今沒有城給北椋軍屠了,自然只能靠著,壓榨百姓嘍
以軍力之盛,而橫壓北椋三州之地,弩箭盯在腦門上,哪個北椋人,又敢于說,北椋王徐驍,不好呢
拓跋菩薩迅速殺掉攔路的幾人后,哈哈大笑道“種檀,你這小子終于來了,此戰我等,皆為陛下,立下了曠世奇功”
只要殺掉了這北椋王徐鳳年,那么之前戰死的江湖武夫,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徐鳳年目光如炬的看著,朝著自己殺來的拓跋菩薩,高聲道“北椋王徐鳳年,四青真武”
只是那座巍峨天門之內,再也沒有神光回應,徐鳳年的高喝。
事不過三,便是如此道理,那北椋王徐鳳年身后的那淡薄真武法相,就是徐鳳年最后護身符了。
真武法身橫壓而至,可如今的真武法身,連一個天象境界的武夫都不如,又如何能夠擋住,已是天人大長生境界的拓跋菩薩呢
徐鳳年請來的真武法身,消散于無形之中,拓跋菩薩也沒有,任何的廢話,直接就是一刀斬出
“大膽”
只聽得那夜幕之上,一聲爆喝
一道身影已然驟然墜落,一柄古劍橫空而至,擋住了拓跋菩薩,對徐鳳年必殺的一刀。
拓跋菩薩看著,那洪洗象,說道“五百年前的呂祖,如今的武當洪洗象,莫非你也要,保這北椋王嗎”
他還是不愿意相信,那日同武當山謫仙人陳玄,一同在天門外,殺得眾多天上仙人、神靈,不敢出來的洪洗象,居然真的要救這徐鳳年。
洪洗象搖頭道“非是我要救他,而是我如果不救這徐鳳年,徐脂虎會傷心的啊”
“況且,我今日只保徐鳳年不死,剩下的人你們自己接著打”
他來此只是為了,保徐鳳年一命,這是他同徐脂虎的約定。
雖然,這一趟他本不該來此,但是他還是來了,因為他不想讓,徐脂虎傷心。
拓跋菩薩冷哼道“撤軍”
而后北莽大軍,徐徐撤出了這葫蘆口。
雖然那洪洗象話是這么說,可卻沒有人愿意拿自己的小命兒,去賭洪洗象不會對他們動殺機啊
沒有人敢這么去賭
徐鳳年看著,那北莽大軍逐漸退去,也是問道“牛鼻子,怎么我剛才,沒能四請真武啊本王,不是真武大帝轉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