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已然成為了,儒教。
儒教者,官也
學得文武藝,賣身帝王家,這不該是讀書人。
陳玄看著,這位飽經滄桑的老儒生,淡然道“道,法自然矣”
“我不知道,儒家,抑或是儒教,能否渡這個人世間,但是我很清楚,儒教到了最后,就是如同,佛教末法之劫中的魔著佛衣。”
“嘴上面全是圣賢道理,心里頭全是,民脂民膏。”
“以律法,嚴苛百姓,斷百姓之血用,弱其身,毀其心,勞其神,累其禁錮,破其簡,筑其奢,使其渾渾噩噩,猶如田間韭菜,割掉了一岔子,又長出一岔子。”
“便是,集儒教之大成也”
“此方天地,自張子起,便不曾有變。”
“唯易不易,天勢乾,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厚德以載物”
“當今之世,又有幾位讀書人,能夠做到如此。”
“讀書人,這個詞啊以后估計就沒嘍”
圣賢的道理,是圣賢悟出來的道理,但是并非是,讀了圣賢書,就能夠成為圣賢。
手捧圣賢書,是為了當官發財,來上一個五子小登科。
窮書生,當上了官,便橫征暴斂,這便是不曾,當過官造成的見知障
可無論怎樣,一個王朝的興盛,同底層百姓,都沒有任何的關系。
離陽朝的一統,跟底層的老百姓,有半文前的關系嗎
張扶搖坦然大笑道“所以我來了,儒家變成了儒教,讀書人不再是讀書人,本是我的過錯。”
“只是,因仙人肆意,垂釣人世間的氣運,我方才鎮守,人世間八百年,讓人世間自我之后,再無長久之儒圣。”
“今日,我來,只是為了,挽回這個過錯。”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矣。”
之前的人世間,需要他坐鎮,但是現在的人世間,因為有道門真修陳玄的緣故,已經不需要,他這樣的糟老頭子,再在這里坐鎮了呀
該走的人,就該利落的離去,而不是扭扭捏捏,占著位置不走。
陳玄看向了,那道封神榜,言道“封神榜上,剩下無憂歸屬的兩百六十尊神位,可任由張子挑選。”
“只是天律昭昭,徇私枉法之事,卻是做不得”
張扶搖起身大笑,遂而搖頭道“非也,老夫來此,非是為了入那封神榜。”
“灑脫慣了,受不得約束,況且我一個八百年前的老家伙,就不跟今世之人,爭奪那神靈尊位了。”
“吾來此,為化道而來。”
“吾善,養吾浩然氣,老夫這一身浩然氣,已經養足足八百年了。”
“此來,為后輩讀書人開山,為后背讀書人,立下一道律法,吾善養吾浩然氣。”
八百年前,他曾周游列國,在八百年中,也曾經看慣了,人世間的滄海桑田,王朝更迭
如今,也是到了,該走的時候了。
陳玄啞然一笑,說道“張子,何以知我有,道化為規則之神通”
張扶搖淡然道“當然是妄加猜測,猜出來的啊”
“道門真修,既然能夠,敕封天地神靈,那么敕令,我這個老朽道化,想來也不是什么難事。”
他本就不愿為神,若是想要成為神靈,他早就飛升到了天界,接了那天君的法旨。
正是為了人世間,他才要鎮守,人世間八百年。
陳玄平靜的說道“天地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道化為天地的規則,就是在道法自然中,添加上一道,名為浩然正氣的法則。”
“即便是為神靈,也終究有功德圓滿之時,若是道化為規則,那么便是魂飛魄散,與天地同。”
“人世間,再無張扶搖,人世間再無儒教,亦無儒家。”
儒家至圣先師張扶搖此舉,比之不久前的洪洗象之舉,還要的瘋狂上幾分。
道化為天地規則,那么就需要,有人抗住天地的因果承負,扛不住天地的因果承負責,那么自然會失敗。
張扶搖說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本就是讀書人應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