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身就是一種另類的成神,只不過人世間日后,再無人記得他,張扶搖了。
可,那又何妨
雖千萬人,吾往矣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陳玄長嘆一聲,手中那道,通體由蟲文鳥篆書寫的祭文,也是無火自然,隨著那一道道霧氣,直奔那九天之上。
陳玄起手,掐訣而道“太上敕令,告天道昭昭,以鑒張扶搖道化。”
只是一句太上敕令,一句告天道昭昭。
只見那九天青冥之上的天界之內,驟然生出了無量清光,朝著人世間墜落而來。
那浩渺青天之上,那巍峨天門之內,諸多神靈,單膝跪地,以示尊崇。
在此界天道威壓之下,整座武當山上,除去即將道化的張扶搖,與那陳玄之外,在無人能夠站著。
陳玄灑脫道“張扶搖,時候到了,你該走了。”
“你能否挺得過去,就要看你自己了。”
“這便是道化的劫難,也是眾生的枷鎖,來自天地眾生,信仰意識集合體的認證。”
“過得去,天地之間,自然會有,浩然正氣。”
“若是,過不去,自然是身死道消,無人記得此方天地,有一個叫張扶搖的讀書人。”
可以說,這樣的道化,是損一人,而利天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有余,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
今時今日之后,人世間的讀書人,頭頂上有了一把,懸著的利劍,稍有不慎,就會利劍加身。
至于,這一柄利劍,能夠懸多久,那就要看,天地眾生信仰意識集合體,對于浩然正氣的認同了。
當天地污濁時,再怎么浩然的正氣,也會消失殆盡
大道輪回,又曾饒過誰呢
張扶搖微微一笑,說道“不急,再讓我看一眼,這大好的人世間。”
初時,只是覺得這人世間繁華,此刻卻是覺得,這人世間不該如此。
儒家至圣先師,張扶搖最后看了這一眼,人世間后。
一步一登蓮,朝著那湛藍青天而去。
張扶搖每走一步,便有一道儒家氣運,直奔那湛藍青天之上。
那彌漫了武當山的盎然霧氣,也是隨風而動,伴隨著張扶搖,直奔九天而去。
那并非是霧氣,而是浩然正氣,儒家至圣先師張扶搖,鎮守人世間八百年,養了八百年的浩然正氣。
散盡了浩然正氣的張扶搖的身影,在那湛藍青天之上,越發的單薄
凌冽的罡風吹拂,讓張扶搖的身影,打了幾個踉蹡
這是來自天地的惡意,哪怕是太上敕令,他只是八景嫡傳,一個微不足道的八景嫡傳。
張扶搖的道化,意味著在原本的天地法則中,要多出來一條,名為浩然正氣的法則。
這意味著,天地將會出現無數的變數,是福是禍,無人可知
陳玄站立于,那龜拖碑上,看著漸行漸遠的張扶搖,說道“是福不是禍,是禍誰又能躲得過呢”
“希望,此方天地,日后不會出現,離陽人不騙離陽的笑話吧”
“希望,此方天地,浩然正氣,長存”
儒本是道呀
徐渭熊行至,陳玄身側,看著那湛藍青天之上,已然不可見的人影,問道“張子道化,能否功成”
沒有人見到過,何為浩然正氣,也沒有儒生,知道浩然正氣,是好是壞。
但是張扶搖已然道化而去,誰也擋不住,誰也擋不了
至少,她希望張扶搖,能夠道化成功,以正天地人世間的污穢。
陳玄嘆息道“不知道啊”
“太上敕令,只是給了,張扶搖一個道化的機會,至于張扶搖,能否抓住這個機會,就要看此方天地自身的造化了。”
霧氣朦朧,在那武當山天柱峰太真宮外。
響起一陣悠揚的曲聲,那是黃龍士吹響的笛聲,那是一首名為春秋的曲子。
春秋之中,多少英雄豪杰粉墨登場后,又猶如流星般的墜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