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讓人伺候他們,而是他們自己也應該學會照顧自己,不能離了下人就什么都不會了。
特別是雅利奇。
沈菡對清朝公主們的慘劇耳聞已久,雅利奇現在雖然沒了撫蒙的隱憂,但即使嫁到京里,要想活得好,她也必須得自己能立起來。
好在她的身份比沈菡要高得多,自主性也更大,不需要像她那樣恐懼太多。
只要她能學會如何利用自己的身份如何“借勢”,就能獲得比沈菡更自由的生活。
不過,大概也僅止于此了
玄燁對皇子的教育很重視,但對公主卻只有寵愛。
雅利奇天天能見到阿瑪還好說,見不到玄燁的幾位公主,只能得到皇父物質上的關照和詢問罷了。
但即使是對雅利奇,玄燁也只希望她高高興興地長大,將來挑一個好額駙,平安過一生,并不指望她有什么大出息。
沈菡雖然知道這種想法無異于折斷了女兒的羽翼,可,在這樣的環境下,她也實在不知道自己還能做些什么。
說實話,作為一位母親,她也只求雅利奇能夠健健康康長大,平平安安到老。
如果她將來能有幸遇到一位好額駙,一生呵護她,珍愛她,那已經是沈菡奢望至極的結局了。
至于她的羽翼
沈菡都不敢去細想這個問題。
難道她能告訴雅利奇男女平等女性要有自己的事業,要獨立嗎
當環境不容許這種思想的存在,身處其中的覺醒者會比蒙昧者痛苦千萬倍。
從古至今,有幾個覺醒者能殺出重圍,掙出自己的一片天呢
極少。
先不說雅利奇將來能不能有先驅者的能力,就是那些曾經熬出來的女性,也無一不是承擔了比男人沉重千百倍的阻礙與壓力,經歷過千萬般磨難,才最終浴火重生的。
沈菡怎么舍得女兒遭受這些呢
所以在她沒有能力給女兒一片施展天地的時候,啟發她,無疑是讓她走向終身的痛苦。
雅利奇現在比起她的姐姐們,能得到玄燁單獨的關照和寵愛,既不用面對撫蒙嚴酷的環境,夫家與娘家之間的政治博弈,也不用成為政治斗爭的棋子和犧牲品,已經是沈菡現階段能為她爭取來的,最大的幫助了。
至少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萬一有什么事,她和玄燁還能夠及時保護女兒。
今天的早膳是蛋炒飯,粉紅色的蛋炒飯。
里面加了切成丁的黃瓜、胡蘿卜、火腿,蛋液包裹著粒粒分明的粉紅色稻米,黃瓜的清甜配著火腿的咸香,美味可口。
沈菡邊吃邊高興道“這個米吃著確實比以前的吃著要香甜一些。”
玄燁吃著也很高興“口感倒罷了,最好的還是早熟,不過有這個口感,推廣起來也更省事兒。”
之前玄燁在豐澤園找到那一株嘉禾后,就開始了漫長的試種之路。
令人高興地是,在經歷了一年悉心的栽培后,第二年六月份的時候,這些種子結出的稻穗竟然真的比其他水稻早熟三個月
而且這種稻谷米粒長、顏色微紅,口感也比尋常大米要好許多。
玄燁大喜過望,親自將其命名為御稻米,開始在京郊地區的田里進行極小范圍的試種。
但農作物的生長周期漫長,一年才得那么一次實驗結果。玄燁又謹慎,必得要驗證得萬無一失才敢推廣“農事關系到百姓福祉,是朝廷的頭等大事。若是草率加以推廣,朕恐其變成下面人爭功的利器,最后反而害了百姓。”
當大家都知道皇上想推廣這種米,推廣成功就代表立功,代表政績時,那下面究竟會發生什么事呢
玄燁雖然看不到遠處的民情,但他篤識人心,知道人為了利益是什么事都能干出來的。
他向來不憚以最壞的結果去揣度人心。
玄燁曾不無擔憂地和沈菡說過“朕只怕今天把這推廣御稻的諭令發出去,不出幾天,就會有無數的農民被逼著拔除田中原本的作物,種上御稻”
所以他寧可慢慢來,一年一年地在不同地方試種,一地一地推廣,也不能把好事變成壞事。
這次來巡獵,他就把種子帶上了“京郊的田這幾年種的還不錯,這次朕打算在木蘭開塊田試試,看看在北邊這稻子長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