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菡點頭“對,說不定它的抗旱性也不錯呢。對了,是不是也該在南邊兒種上些試試我覺得南邊兒熱的時候多,冷的時候少,這種稻子早熟,說不定越往南收得越早”
玄燁意外地看她,高興道“是朕也這么想。等在北邊種個差不多,朕就把種子給曹寅等人,讓他們在南邊試驗試驗,等下次咱們南巡的時候,正好能去看看收成如何。”
沈菡又想起一事“那現在這個米比普通大米好吃,會不會百姓反而不種了呢”
說白了,精米本是貴人盤中物,這種高端御米,老百姓種出來,有幾個舍得留著自己吃的呢
他們本是想著找個高產或者能生兩季的早熟稻,讓農民多一些自留糧,現在
不過沈菡轉念一想“不過他們賣了換成銀子,再買粗的粟麥來吃,應該也能比原來多些余糧。”
沈菡說完見玄燁看著她不說話,不解道“怎么了我說錯了嗎”
玄燁嘆氣“沒錯,你說得對。”
他只是突然發現,原來他真的沒有自己想的那般了解她
玄燁和她討論“其實口感上佳反而于推廣是好事。”
貴人們喜歡用這等米,需求旺盛,農民們種它有利可圖,才更愿意用這稻種,不管是自己留著吃還是換其他粗糧,都能獲利更多。
而且若真是能成兩季稻,哪怕只是給南方的百姓多添一季的收成,也是福澤萬年的大好事了
沈菡點頭“而且北方能早收這三個月,空出地來,是不是也可以種點兒別的”
她不太懂這個,但聽說小青菜長得快,一茬一茬的是不是能讓農民趁著地閑種點兒菜呢
玄燁“是,這也是一大好處。不過農民種作物都有慣性和傳統,哪怕這稻種再好,也不是那么容易推廣的。”
百姓十里不同俗。
一個村里甚至一個縣里種什么作物,那都是幾十上百代慢慢流傳下來的。爺爺會伺候什么作物,爹就會伺候什么,兒子跟著爺爺和爹學,自然也只會伺候這種作物。
一片地界,種姜的百十年一直種姜,種麥的百十年一直種麥。
天行有常,皇上的諭令固然有權威,玄燁卻不能強制百姓移風易俗。
御稻雖好,但讓蒙昧的老百姓去接受新事物卻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
玄燁“百姓的想法和咱們不一樣,猛地讓他們換一種完全不了解的東西種,他們會很擔心和抗拒。”
比如這品種說的高產早熟是真的嗎種完了能有人收嗎值錢嗎會不會上當受騙
玄燁“而且百姓沒侍弄過這個品種,就不敢下手,你教他們,他們也不見得愿意學。”
而且絕大多數是不愿意學的。
既然種原來的東西就能養活自己,何必去學新的呢
沈菡完全沒想過這些。
她是現代思維,覺得既然這個東西好,那當然要用新的把舊的換下來,選擇更好的種子種植。
就像手機,有了智能手機后,誰還用以前那種
聽他說完后,沈菡才想起現在的人都沒受過教育,思維是很固化的。
沈菡想起她姥姥,好像一直就用著三百塊的那個諾基亞老手機。
老人尚且不愛接受新事物,何況思想僵化了幾百上千年的古人。
沈菡失望道“那咱們培育出來,最后豈不是只能在御田里種種那有什么用”他們又不缺吃的。
玄燁給她夾了個奶黃包“現在一切還說不好,慢慢來吧,要么說任重而道遠嗎”
雅利奇叼著小勺子左看右看,還是一個眼神兒都沒有得到。
雅利奇“”
吃飯吧,蛋炒飯真好吃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