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菡搖頭“太后怎么會不高興,蘇麻姑姑私下和我的數額是九十斤。”
啊這
是啊,就這。
所以說平日里和各處的人都要維系好關系,能知道很多原本你可能拿不到的消息。
當主子的要是不能耳聰目明,那就只能由得旁人糊弄了。
沈菡給她講“給他們留下十斤的余量,一來防著用的過程中有所損耗,別誤了太后的事。二來哪怕底下人就是管不住自己的手,也不至于貪瀆太過。三來,你把這多出來的二十斤給抹了,也好叫那邊有個警醒。”
底下人知道上頭主子心里門清,再想玩什么把戲過來糊弄主子,心里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寧楚格聽完明白過來,低頭乖乖在折子上寫。
折子還有好長一大串兒,皇上皇后做小吃、做魚兒餑餑用料要調整為多少,皇上傳小吃,需用料多少。
最后又寫現添了三位皇子福晉,請娘娘示下,阿哥婚后與福晉每日所用乳牛份例,需不需要略做更改。
沈菡翻了翻舊例,之前只有大福晉,福晉并沒有單獨制定好的份例體系,都是隨著大阿哥走的。而大阿哥用的一直是婚前的舊例,每日是四頭乳牛,和貴妃平齊。
不過這幾年大福晉添了兩個孩子,用量大了,雖說現在還夠用,但往后阿哥們的子嗣越來越多,旗俗又尚奶茶,一整個院子的女眷和孩子,福晉們又經常用點心交際走禮,都用這四頭乳牛的奶,這就有些局促了。
沈菡想了想“以后阿哥娶福晉之后,就定八頭的例吧。”2
皇上每日是一百頭,太后是二十四頭,皇后是二十五頭,皇貴妃是六頭。
這樣更合適一些。
“好的額娘。”
寧楚格在淵鑒齋待了一上午,中午又被皇后留了飯,最后提著一盒子點心回了橫島。
沈菡“這是膳房新做的,胤禛很喜歡吃這個,你嘗嘗看喜不喜歡。”
回去的路上,寧楚格的奶娘提著點心滿臉都是笑意“娘娘待您是真的好。”
誰家也沒見過這樣的婆婆啊,姑娘是真有福氣。
寧楚格也覺得自己幸運,幾位福晉都接了差事,但只有她是被皇后待在身邊手把手教導的。
大家都是初來乍到的,就算有嬤嬤教導,對皇家內外的人事關系也是兩眼一抹黑,做什么都謹慎小心,規行矩步的。
但皇后卻是在宮廷生活了二十多年,聽說從她還只是德妃的時候起,就一個人執掌宮闈了。得皇后一句指點,她不知道要少走多少彎路。
只是,不知太子妃心里怎么想,會不會為此不快
奶娘提起此事也有些猶豫,皇后以往還指點太子妃一二,但自從皇上親征,太子撂下太子妃獨自回了紫禁城,就再也沒見皇后召見太子妃了。
皇后倒也沒有干晾著太子妃,差事還是分給她的,而且份量也比其他福晉更重,但私下里的親近卻沒有了。
連帶著大福晉和三福晉,皇后也一概不見,只偶爾叫她們福晉過去吃個飯說說話,福晉有時候帶著公事過去請教,皇后也和顏悅色的為福晉指點迷津。
奶娘也有點兒忐忑起來畢竟,雖然皇后跟太子妃比起來,皇后是君,太子妃是臣,皇后當然不必顧忌太子妃。
可,太子妃與她們四福晉論起來,太子妃才是那個君,四福晉才是臣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