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和孫可望全面開戰,這些降兵最終會如何選擇實在是令人難以預料。
所以吳三桂雖然全面布防關中,希望能夠穩住這惟一一塊相對富裕的地盤,以為長久之計。
可是不到萬不得已,他這位周王實在是不愿意和孫可望開戰啊
吳國貴聞言也是沉默了起來,他一向擅長戰略。
自己對地盤、資源等因素了如指掌。
如今吳三桂雖然雄踞五省之地,可是云南已經殘破,貴州又是添頭,四川更是無人。
這三省能夠支撐吳軍北伐到現在已經是一個奇跡了。
而今北伐告一段落,吳軍想要對抗孫可望,秦嶺以南的西南之地是再無余力了。
而僅憑陜甘就連長時間維持吳軍的二十萬兵馬都難以做到。
更別提和孫可望耗了。
“王爺是想和孫可望議和”吳國貴開口道。
“事到如今,又為什么不議和呢”
吳三桂緩緩道“本王看似坐擁五省之地,已成北周之勢。”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宇文一族所在的時代,關中富庶,四川更是天府之國。”
“而北齊雖然握有關東,可江南卻為陳朝所據。”
“所以北周才有實力能夠和北齊長時間地耗下去,能夠等來天時,一舉鯨吞關東,形成一統天下之勢。”
“可是而今,四川是什么樣子,陜甘又是什么樣子孤和國貴一清二楚。”
“關中的山河之險依舊,可是我軍也根本無法長時間和孫可望久耗,等待天時的到來了”
“既然如此,那又為何不議和。”
“趁著本王手中還有二十萬雄兵的機會,為自己還有部下們爭取一個好的待遇呢”
自古奪天下者,能戰則戰,不能戰則守。
北周之所以能夠擊敗北齊,還不是靠著山河之險守來了機會
若是昔日孫可望能夠在云貴一直堅守下去,那么此時也已經等來了滿清因財政問題而發動的冒險進攻,等來了機會了。
而現在不同于昔日兵精糧足的大西軍。
吳三桂的地盤雖大,兵也頗精,但是糧餉問題卻遠比昔日的孫可望要惡劣。
現在就連自身糧餉都無法解決。
吳三桂還怎么堅守還怎么等來機會
既然如此這天下吳三桂爭不過也就不爭了。
反正他一向小富即安,還是向孫國主求饒換取一個體面的機會吧。
“那王爺想要什么樣的待遇”吳國貴詢問道。
“本王意欲稱藩于孫可望,若不行,則五省之地只求永鎮陜甘。”
“若是永鎮陜甘還不行,本王也愿意成為真正的大秦臣子,永鎮云南,為國守邊即可”吳三桂緩緩道。
吳三桂本就擁有精兵十幾萬,又收攏了數萬鰲拜的潰兵。
僅在陜甘他就有披甲精兵二十萬,如果算上西南之地的兵馬。
他麾下的二十余萬大軍已經頗具實力了。
要不是遇上了一個孫可望,那么以他此時的實力足可以挑戰鼎盛時期的滿清了。
要知道咱大清最頂峰的時候也不過是三十萬精兵,其中還得把吳三桂算上。
只是面對孫可望這個暴兵能手。
吳三桂的這支足可匹敵滿清,壓倒大順和大明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