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此時陳建添的心聲被羽生秀樹聽到,肯定是要解釋一下的。
給張國榮的簽字費其實不是一千萬港元,而是一千兩百萬港元。
不過這其中,只有六百萬港元是真實簽字費。
另外六百萬則是以預付款的形式支付,要求張國榮的唱片銷量達到一定數量。
完成了,六百萬港元就算是簽字費。
要是完不成,六百萬港元就會從其收入中扣除。
不過云上音樂設置的門檻不算高,按照張國榮的當紅程度,完成簽約絕不是問題。
說起來,一千多萬港元的簽字費也不算什么。
時間進入八十年代末,隨著cd的普及,唱片銷量不斷攀高,頂級歌星千萬簽約費很快就普遍起來。
九十年代王菲簽約百代唱片,更是創下了七千萬的天價簽字費。
不過在與陳百強,張國榮的合約中,簽字費并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云上音樂香江,引進了成熟的唱片版稅分成模式。
八十年代,香港的唱片公司給歌手分錢,多數都是按照銷量包個紅包。
版稅制度在香江,灣灣,以及整個東南亞被廣泛的應用,還是靠著外來唱片企業的競爭,在九十年代唱片銷量爆發后才推動的。
羽生秀樹看過一期港臺音樂人的采訪節目。
有位在八十年代就成名的創作人就說,他們成名的太早了,根本沒享受到每張唱片五塊錢版稅的福利如何。
比起老板看銷量,看心情給紅包。
能真真切切憑借銷量賺錢,這對于成名歌手的吸引力當然無比強烈了,這也是張國榮愿意續約的主要原因。
可即便陳建添不知道內情。
卻也不妨礙他震驚于云上音樂香江的大手筆。
畢竟號稱香江樂壇“三王一后”的譚詠麟,陳百強,張國榮,梅艷芳,一口氣被云上音樂香江拿下兩個。
而這樣一家唱片公司的老板,此時卻對beyond樂隊發出邀請。
雖說他聽到羽生秀樹的名字后,已經想起那些之前的報道,記起了羽生秀樹的一些身份。
但此時仍有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
陳建添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把手中的名片遞給了beyond樂隊的幾人輪流查看。
當幾人看到羽生秀樹的那一串頭銜,以及云上音樂香江的名字后,也紛紛有些驚訝。
聯想最近音樂圈全都在談論的,關于張國榮的千萬簽字費。
黃貫中突然覺得,他們要是簽約了云上音樂,此時身處的豪宅或許買不起,但普通的大房子完全可以想象一下。
不過還未等其他人答應,當名片落到最后一位黃家駒手中時。
黃家駒看完后,把名片放在桌子上。
目光冷靜的看向羽生秀樹,“羽生先生,我想知道簽約后,您對我的樂隊有什么安排嗎”
“安排”
羽生秀樹想了想說,“我這邊沒有什么安排,畢竟負責你們工作的,是我唱片公司的下屬。”
對于羽生秀樹而言,他只是打算簽下beyond樂隊。
至于后續的行程工作,唱片制作發行,肯定是交給專業人士去處理。
他連自己女人的工作都懶得管,又怎么可能去管beyond樂隊的事情。
羽生秀樹此言一出,黃家駒忍不住撓了撓頭,也感覺自己問了句廢話。
黃家駒想了想,換了一個說法,“如果羽生先生的唱片公司想要簽我們的話,可否允許我提一個要求”
聽到黃家駒的話,陳建添欲言又止。
他當然是想勸黃家駒,有這么大的唱片公司愿意簽約,我們趕快答應就是了,還裝什么清高,提什么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