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精靈娛樂還號召所有合作企業和經銷商,在電通不嚴肅處理自身問題,并給予外界一個滿意的答復之前,都不要與電通進行合作。
盡管所有人都知道,在這場廣告大戰之中,因為云上系的原因,和羽生秀樹有關系的企業,肯定不會和電通站在同一個陣營。
尤其是精靈娛樂,這個羽生秀樹手里最大的王牌。
但所有人都沒想到,精靈娛樂會這么快就站隊,不但站隊,甚至還號召合作企業抵制電通。
偏偏因為電通自身的丑聞,導致精靈娛樂還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
而更讓人沒想到的是,精靈娛樂的號召力,遠比外界預計的更加恐怖。
僅僅在精靈娛樂宣布停止合作的當天,就有超過十家相關企業,紛紛宣布停止與電通的合作。
這其中,有普通人不算熟悉的霓虹小企業,也有一些在霓虹存在業務的海外企業。
與此同時,也同樣有一些耳熟能詳的企業。
比如霓虹半導體巨頭,與精靈娛樂在液晶屏幕,半導體元器件上有著大量合作的夏普,便在當天宣布暫停與電通的合作。
如果說艾伊國際的解約,是在時尚界對電通造成的一次“高級”攻擊,給普通人的感覺有點遠。
那精靈娛樂所帶動的解約潮,其數量至多,規模之大,就讓普通人真切的感受到了廣告大戰的激烈了。
而眾人不知道的是,這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當時間來到六月二十七日,周三。
又有超過十五家海內外企業,宣布與電通停止合作。
這其中,有的企業自稱是受到精靈娛樂的號召。
也有的企業表示,是自身在慎重考慮之后,因為無法認同電通的所作所為,才做出決定的。
這其中最讓電通難堪的,便是阿美利卡多個新興高科技企業,比如微軟,甲骨文,思科,神靈視覺,蘋果……等公司。
這些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公司紛紛表態,可以說直接將電通推向了世界輿論的風口浪尖。
一時間,關于電通的企業丑聞,不僅僅局限于霓虹本邦,也開始在云上系媒體的推波助瀾之下,朝著全世界蔓延。
這直接導致即便云上系,風暴廣告,羽生秀樹不去主動布置,也開始有大量企業,在輿論裹挾之下,主動選擇與電通解約。
更何況在這場解約浪潮之中,羽生秀樹旗下的企業可從來都是急先鋒,在背后推波助瀾,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六月二十八日,周四。
仿佛是受到艾伊國際的影響,服飾、美妝品牌的解約大潮徹底爆發。
以lv·mh集團、迪奧、香奈兒、耐克、supre、優衣庫……等品牌為首的二十多個企業與品牌,以電通企業丑聞為由,宣布與電通停止合作。
這其中,既有羽生秀樹旗下的企業和品牌。
也有受到輿論影響,顧忌自身影響,主動宣布與電通解約的。
當然也有通過利益交換,暫時停止與電通合作,并不保證在電通渡過難關后恢復合作的。
如果說之前那些半導體企業,除了精靈娛樂以外,在公共廣告上的投入有限,電通還能忍痛咽下去的話。
那作為在廣告業務上投資最多的服飾、美妝品牌,周四的解約大潮一出現,對于電通的形象影響,以及經濟損失,已經是金錢難以衡量的了。
更何況談及間接影響,比如電通在業內的地位和話語權,損失更是嚴重到讓電通社長吐血。
簡單舉個例子,電通有時候能拿捏霓虹藝能界的事務所,就是仗著手上有大量的廣告合約。
這其中,以眾多服飾、美妝,尤其是頂級奢侈品品牌廣告最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