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隨著這些品牌紛紛解約,電通手中的王牌算是徹底沒有了。
而丟掉在藝能界的影響力,還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廣告項目的缺失,會直接導致電通沒有廣告可以給合作媒體分發。
傳統紙媒、甚至是電視臺,在如今的合約履行完之后,全都要面臨沒有廣告可排,沒有廣告可放的情況。
然而,來自“先勝”計劃第二階段的組合拳,卻遠遠還沒有結束。
六月二十九日,周五。
霓虹能源與實業巨頭,起源集團宣布停止與電通的所有業務合作。
霓虹第四大物流會社之一,世界排名第九的物流公司,原“大木物流”,集團化后更名為“starmaplogistics(星圖物流)”的物流集團,宣布與電通停止合作。
還有霓虹如今排名第二的電信電話服務運營商,skytele株式會社,宣布與電通停止合作。
霓虹綜合商社界的丸紅商事、新月商事也同時宣布與電通停止合作。
除了這些,還有東芝集團,富士膠片、大金工業、馬自達、霓虹樂天……等多個霓虹巨頭企業宣布與電通停止合作。
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如南韓的三星集團,鮮京集團,意大利蘭博基尼汽車集團……等海外巨頭企業,宣布與電通停止合作。
這些企業停止合作的名義,自然都源自電通的企業丑聞。
盡管這一天,還有許多企業宣布與電通停止合作,但在如此多巨頭企業的解約浪潮下,他們的名字完全被媒體和公眾忽略了。
比如羽生秀樹旗下的那些未來或許會強大,但現在還相對“弱小”的企業。
總而言之,從《周刊文春》助攻開始,四天連續不斷的解約狂潮,讓媒體陷入一片瘋狂的同時,也讓吃瓜群眾們看了個過癮。
當然,這接連不斷的解約,以及附帶的全球輿論危機,直接把電通“抽”的暈頭暈轉向,方寸大亂,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品牌方,媒體方,輿論,官方機構,民眾抗議,全都需要電通去應對,去解決,而在多年壟斷之下只懂得打順風仗的電通,面對如此逆風的局面,已然成為了無頭的蒼蠅。
即便電通本身就是很多霓虹上層勢力的小金庫,是他們用來搞錢洗錢的平臺。
在他們的努力斡旋下,許多霓虹老牌企業,財團巨頭,都還沒有宣布與電通解約。
可問題是,電通的丑聞一時不得到解決,民眾的憤怒得不到宣泄,輿論的熱潮得不到平息,那這些企業在輿論的裹挾下,恐怕也堅持不了太久。
而當時間來到六月的最后一天。
在霓虹股市“觸底反彈”整整一周,連續上漲超過百分之十二,股民徹底陷入一片狂歡的時候。
霓虹本邦大量與官方有千絲萬縷關系的組織,終于扛不住輿論的壓力,在羽生秀樹上層勢力的影響下,開始宣布與電通“割袍斷義”了。
如女權組織‘霓虹婦女有權者同盟’,如家長教師聯合會,如霓虹環境協會……等等民間社會組織。
周末的兩天時間里,隨著大量相關組織的發聲,電通在一系列丑聞的影響下,企業形象和社會聲譽徹底跌入深淵。
此時此刻,已經沒有任何人和企業,敢站出來替電通說話了。
即便是電通背后,那些與電通有利益牽扯的人和勢力,為了自己的前途與聲望,也不可能替電通站臺。
與之相反的是,有大量見風使舵,落井下石的公眾人物,開始在公開場合發表對電通的批評看法,試圖借著此次事件為個人謀取好處。
此時此刻,已經結束灣灣巡視行程的羽生秀樹,正躺在白建時道的豪宅露臺的椅子上,一邊聽著千葉薰的匯報,一邊享受周繪敏的柔荑按摩。
“……羽生老師,情況就是這樣,對于霓虹本邦請求,我該如何回復?”
聽完千葉薰匯報完消息后的問題,羽生秀樹陷入了思索之中。
現如今,隨著“先勝”計劃不斷推進,電通因為丑聞,解約愈演愈烈,導致外部輿論陷入了絕境。